每日報道:認準大慶有發展 “羊八妹”懷揣40元錢闖大慶
東北網2月1日訊“2002年,孩子剛過百天,我就撇下孩子、帶著全部資產40元錢,搭了一輛貨車來到大慶。看到城里樓多、路寬,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大慶闖出一片天,把爸媽和孩子從農村接來住樓房。”
(資料圖片)
做羊肉生意的“羊八妹”,簡短道出其創業的艱辛與甘甜:“作為新大慶人,我越來越感到日子有奔頭。”
寶媽獨身闖大慶
1月30日,記者見到“羊八妹”時她正忙著卸貨,三五十斤的全羊,她兩只上肩扛起就走。
“羊八妹”大名范術艷,今年45歲,老家蘭西河口,姊妹6人她排行老大,之所以叫“羊八妹”,是因為在大慶結識了很多姐妹,她排行老八又經營羊肉生意。
“羊八妹”說:“小時候家里地少孩子多,吃飯都成問題,為了貼補家用,我18歲就在市場賣肉;23歲結婚,老公是孤兒,爸媽說別看條件不好,只要認干就有好日子;成家后我起早貪黑忙,老公卻抱怨日子太苦,我倆經常拌嘴;懷孕后家里斷了經濟來源,日子捉襟見肘,聽說大慶錢好掙我也想闖一闖,把百天的孩子送到娘家,揣著僅有的40元錢,搭了好心人的貨車來到大慶,租住在親戚家的平房里。”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營業員,同事們抱怨站柜臺累,可她卻說活輕巧,到了月底,拿到了500元工資,她將工資寄回家讓爸媽買奶粉。
“有朝一日,我一定把你們全接到大慶住樓房。”電話里她對父母說。
創業感謝好心人
“羊八妹”說,城里機會多可自己沒文憑、沒技能,想要快速站住腳,還得自己做買賣。
上班兩個月有了一點本錢后,她決定從擺攤賣菜干起,剛開始,起早上貨滿街吆喝,臉被曬得黝黑,嗓子也喊啞了,收攤時卻總是剩菜,每次她都把剩菜送給環衛工人;因為信譽好、愛幫人,顧客越來越多,她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找到她說:“姑娘,你擺攤太苦了,阿姨免費教你做涼皮,有門手藝今后好養家。”
為了不耽誤生意,“羊八妹”起早擺攤,收攤后學做涼皮;手藝學成后,有人介紹她去飯店送貨,飯店之間也相互介紹,她把涼皮賣出了名氣,后來開始到九區批發市場批發涼皮。
得知采油三廠一家豆腐坊出兌,她開始接手做豆腐,老公也來大慶幫忙。
日子好了,小兩口隨后又開了家面館,正當“羊八妹”憧憬美好的未來時,丈夫提出了離婚,且不知啥時候欠下了30萬元外債。
“羊八妹”說:“突然的變故讓我感覺天都塌了,好在有家人支持我,大慶好心人真多啊,他們也沒少幫我。”
買房落戶很幸福
為了還債“羊八妹”省吃儉用玩命干,打拼多年后她不僅還完了欠款,面館經營得也有聲有色。
后來因為家里有事,“羊八妹”回農村待了幾個月,重返大慶后在龍鳳北大街華溪龍城小區開了一家羊蝎子火鍋店,兼批發鮮羊肉。
為了節約開銷,她每天凌晨4點起床,驗貨、扛肉、掛肉、切肉、分割……三五十斤的羊,她兩只上肩扛起就走,送肉師傅都豎大拇指,夸她有勁,能吃苦。
71歲的范國林說:“我姑娘懂事、顧家,從小就能吃苦,看她一天忙忙活活的,我心疼啊。”
“爸,我不累,你不是在幫我嗎?只要你和我媽健健康康的,我吃再多的苦也值,咱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羊八妹”說完,摟住范國林的脖子撒嬌,父女倆笑得合不攏嘴。
“羊八妹”說:“去年我買了新樓落了戶,爸媽來了,兒子也上了大學,生意也挺好,每天都有高興事。大慶機會多、有發展、政策好,作為新大慶人我干勁十足,日子越來越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