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熱點:哈爾濱此高峰期到來!將持續半個月左右

從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持續關注四年的花粉濃度播報上顯示,哈爾濱市空氣中的花粉濃度出現了快速增長,本月1日哈爾濱市的花粉濃度還僅為每千平方毫米33個,屬于很低的水平,3日已經漲到了每千平方毫米2902個,已經超過了去年最高值。


(資料圖片)

專家表示,目前哈爾濱市已經處于花粉高度密集的時期,如此高度密集的花粉會對人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該情況將持續半個月左右,提醒花粉過敏癥的市民應做好防護,一旦出現過敏應及時就醫。

花粉密度超過去年峰值

分析與少雨天氣有關

4日,哈爾濱市第四醫院的花粉檢測指數上顯示,哈爾濱市空氣中花粉密度已達到2049個,超過了“極高”這一標準。檢測負責人、該院耳鼻喉科主任解亞玲介紹說,經顯微鏡觀察,花粉均為楊屬及榆屬,即楊樹、榆樹發芽時的花粉。

“這并不是最高值,3日花粉密度已經達到了2902個,比2021年、2022年兩年的最高值還要高?!苯庵魅伪硎?,該院已經連續四年對哈市空氣中的花粉進行監測,將花粉密度分為很低(低于50)、較低(50-100)、偏高(101-300)、較高(301-500)、很高(501-800)及極高(800+)。

解主任表示,往年均為5日左右開始大幅增加,大約要持續15日到20日,才能回落到舒適的水平。專家稱,花粉密度與氣候有直接的關系,如2022年四月初的時候下了幾場雨,花粉密度明顯下降,2022年最高峰僅為每千平方毫米733個。

記者在花粉屬性一欄看到,此時的花粉屬性為榆屬、楊屬,還有少量的樺屬和柏屬等。

春季風媒植物高大且數量眾多

20天左右會改善

“惹禍的就是它了!”解主任跟隨記者來到院里,隨手撿起一個楊樹上落下的穗狀花絮。林業專家介紹稱,這個像“毛毛蟲”一樣的花絮落下來的時候,就代表著楊樹要開花了,在花粉列表中的“楊屬”花粉就來自于這些花絮。

▲圖為楊樹上的穗狀花絮,就是它在惹禍

在與東北林業大學溝通得知,榆樹也是會在短期內開花的,因為榆花并不漂亮,開放的時間也只有兩三天,所以不被人們所重視,而楊樹則是發芽時會產生花粉,哈爾濱市種植榆樹和楊樹較多,因為楊樹和榆樹長得高大,開的花數量多,所以這一時間花粉密度也就最大,每年四月份因過敏而產生的門診量增加就是這個原因,這種情況在四月末的時候就會得到改善。

在四年中每年的8月下旬后,記者看到花粉數量再次增加。雖然在單位空氣體積中只有數百個,但也稱得上是全年的第二個高潮。對此專家表示,此為豚草、葎草及蒿草產生的花粉,因為它們長得比較低,所以傳播量也相對少。

遠離樹木并不能減少過敏

戴好護目鏡、進屋洗口鼻是好方法

解主任表示,雖然目前花粉的濃度大幅增加,門診尚未見到大量就診,但就往年的經驗來分析,花粉過敏的患者隨即就會多起來。

“如果是花粉過敏,那么離榆樹或是楊樹遠一點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對于患者的提問專家表示,遠離環境當然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風媒傳粉植物的花粉主要就在空氣中,在不同的檢測點數據相差并不多,因此只要在同一地區,完全脫離環境并不現實。

專家表示,洗鼻孔是科學的方法,在花粉進入鼻腔之后,在它還來不及與黏膜作用前就將它洗掉,這也等于脫離了環境。因此,這種方法是可取的。同時可以在近些天花粉密度大的時候選擇戴防護效果好的口罩及護目鏡,這樣可以達到隔絕環境的作用,大約半個月后花粉密度小了,再解除即可。同時開窗通風時要掌握時間,每天10時至15時是日照時間比較充足的時間,這一時間段花粉密度比較大,花粉過敏的市民應注意這一時段不要開窗,轉為每日16時以后開窗通風為宜。

醫生:花粉癥和感冒有區別

“發熱”就是金標準

醫生表示,花粉過敏和感冒的癥狀極為相似,但也不是沒有區別。首先,花粉過敏會流涕、打噴嚏,但是不會發熱,而且體現于在室外情況嚴重,到室內無粉地區癥狀有改善,如果長時間在室內,癥狀就會全部消失。而感冒的人常伴有發熱,即使進入室內無改善。另外,感冒會有一定的周期,而花粉過敏只要是環境不消失,會一直持續癥狀。

解亞玲提醒,花粉過敏癥不能聽之任之,如果長時間流鼻涕會導致鼻竇炎、哮喘及中耳炎,還可能會產生鼻息肉,因此應盡快到醫院進行規范治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