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92.3億元 肇源24個產業項目本月全部開工

黑龍江日報4月6日訊優上!快上!多上!2023年成為肇源縣產業項目集中爆發年。截至目前,全縣24個產業項目已全部做好準備,可以確保4月底前全部開工。據肇源縣發改局統計,這些產業項目總投資92.3億元,同比增長108%;年度計劃投資71.2億元,同比增長162%;全部投產達效后,每年的產值可達50億元以上。


(相關資料圖)

一年多以來,肇源縣持續深化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充分運用“四個體系”閉環推進工作落實。營商環境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全省首創的“納稅窗口業務辦理時限監管系統”等6個營商環境創新模式收效明顯。為保障開春即開工順利實現,從去年10月起,肇源縣委縣政府就啟動了第一輪項目謀劃工作,并針對數字經濟等國家重點支持方向開展了第二輪補充謀劃,極大豐富了今年的項目儲備。僅今年前兩個月就梳理、解決300多個問題。為幫助企業解決手續、資金兩大開工難題,有關部門加快項目手續辦理,在政策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實現容缺辦理、承諾即開工,并于今年初主動協調召開銀企對接會,幫助10家企業解決超過6000萬元資金缺口。

優質的營商環境促使今年成為肇源縣有史以來數量最多、質量最優的各類項目“井噴年”,為肇源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強勁動力。據悉,今年肇源縣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117.2億元。有15個項目達到省級“重點項目”申報條件,同比增長400%,投資額度增長403%。產業項目數量首次與基礎設施和民生等政府投資項目持平。

近年來,肇源縣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的發展思路,根據國家及省政策、產業和債券方向謀劃發展項目,僅去年一年就生成總價值超200億元、共116個項目進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歷經多年的積淀與發展,肇源縣目前已形成差異化發展優勢明顯的清潔皮革、基礎雄厚的綠特色食品加工、快速崛起的油田服務三大基礎優勢產業。為鞏固并擴大優勢,近年來,肇源縣不斷優化升級皮革產業,作為全國僅有的10個皮革專業加工園區之一,在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皮革產業園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構建皮革全產業鏈,規劃建設標準化微企孵化園,引進高端皮革產業集群;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延伸拓展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探索農業+生產體驗、+共享農莊、+即食加工、+科普教育等農旅融合新模式;

舉全縣之力服務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進一步完善油服產業園和“頁巖油小鎮”服務保障功能,構建綠色油服產業集群。從而確保達到傳統優勢支柱產業更穩固、更長久,不斷煥發新活力。

目前,在縣委縣政府“堅持支柱產業差異發展、優勢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的基本思路引領下,新能源、生物經濟、數字經濟、物流產業等新興產業紛紛加入了全縣經濟發展大盤,“3+N”產業發展布局開始形成。據統計,今年24個產業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達到項目11個,總投資70.9億元。其中謀劃生物經濟產業項目6個,總投資15.2億元;新能源項目中,華能、順能、明陽3個投資超10億級的風電項目已確定實施,預計于4月份達到開工建設狀態。屆時,全縣新能源項目實現總裝機規模1328.5MW。

產業項目異軍突起,除了戰略眼光與科學規劃,更離不開生產要素的充分保障。去年開始,肇源縣委縣政府抓住中俄燃氣管線途經肇源縣的歷史契機,吸納社會資本合計1億元建設天然氣管道,將平價天然氣引入縣城,不但使縣域內企業用氣成本降低30%,更減少了長期困擾企業的燃氣設備維修和因此帶來頻繁停產的煩惱。

而同樣于去年開始施工建設、總投資達2.3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智能融合服務中心,一期項目也將于今年底交付使用,開始實現賦能農業、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數字經濟應用平臺,創建數智工廠系統,打造工業數據資源池,形成本地工業數據資產,全面引領當地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此外,肇源縣位于大廣高速、明沈公路、牙四路交匯處,居于哈爾濱、長春、大慶中心圈,物流分別輻射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東部和吉林北部,加之今年1月份通車的哈肇高速,區位優勢在原基礎上又明顯加大。這些都成為吸引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