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點】伊春市友好區:“數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插上“隱形翅膀”
(相關資料圖)
伊春市友好區把“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持續完善農村數字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化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助力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致富,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彌合“數字鴻溝”。堅持提升農村網絡覆蓋水平與提高鄉村網絡覆蓋質量并重,在轄內村屯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通農村接入數字時代的“大動脈”。2022年,新建4G基站9個、5G基站4個,解決了兩個自然村沒有網絡信號的問題。新架設光纜28公里,愛國、青山、曙光、平川等四個行政村全部開通寬帶。2023年,將推動千兆光網和移動物聯網普及作為重要任務,計劃再新建5G基站4個,投資100余萬元,進一步完善轄內農村寬帶基礎設施,夯實“數字底座”。
著力發展鄉村電商,實現“數字賦能”。以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為契機,引導各村聯合成立農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信息技術助力農產品銷售,讓農民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以數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22年,累計線上銷售各類農產品7萬余斤,銷售額近30萬元。堅持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推動郵政部門與各村簽訂合作協議,依托郵政三級物流體系和郵政服務站,有效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物流難等問題。今年,農友電商將聯合上甘嶺鎮錦川商貿公司,共同推出香瓜、藍莓、太空柿子、小西瓜“友好有好貨四盒禮”,通過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加強宣介,積極打造友好農產品“金字招牌”。
著力發揮信息優勢,用好“數字平臺”。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通過自助終端機向鄉村延伸政務服務事項767項,辦事群眾可通過自助終端機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自助辦”“就近辦”,百姓幸福指數與信息化服務能力同頻提升。目前,友好區7個行政村都已配備了政務自助終端機。在抖音平臺開通“友好有好貨”賬號,先后上傳宣傳片13期,引流5400余人次,帶動線上采購、線下采摘2400余人次,直接為相關農戶平均增收760元。今年8月份,將組織舉辦“友好有好貨”采摘節,并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擴大影響力,帶動其他農林產品擴大銷路,讓農民享受到更多“數字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