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熱訊:集賢鎮:“長青秧苗”今年育秧一千余萬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北網3月10日訊“這一棚辣椒苗再過十多天就能移栽到營養缽里了,5月初就能‘變現’!”3月5日上午,在集賢縣集賢鎮城新村的蔬菜育秧棚里,城新蔬菜育秧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鄧忠武看著長勢良好的秧苗高興地說。鄧忠武告訴記者,今年城新村育秧一千余萬株,預計帶來五百萬元左右的收入。

據了解,城新村從事蔬菜育秧已經近十年歷史。2017年,在集賢鎮的支持下,城新村50余戶村民成立蔬菜育秧種植專業合作社,育秧規模發展到棚室180余個,年育秧九百多萬株,育秧品種二十多個,每年帶來收益五百萬元左右,合作社成員戶均純收入3萬至5萬元,打造出“長青秧苗”品牌,成為城新村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

“每年春節剛過,從大年初五就開始扣棚化土,整理苗床。一進3月就能播種了。”鄧忠武介紹,針對市場需求,城新村的育秧品種從最開始的茄子、辣椒、柿子等十余個“傳統”品種,近幾年增加了秋葵、絲瓜、丑瓜等十多種綠色養生蔬菜,品種達到二十多個,“5月10日開始銷售,建三江、同江、佳木斯、富錦、四方臺這些地方的種植戶、商販就全都上門來了。四五百萬就進了村民的腰包!”提起銷售時的情景,鄧忠武笑得合不攏嘴。“而且在秧苗賣完后,空出來的大棚還能再種一茬菜,賣菜的收入就能把整個春天的成本都收回來。賣秧苗就成了純收入!”鄧忠武笑著說。

“城新村蔬菜育秧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育秧產業發展較快,今年育秧已超過一千萬株,預計年收入五百萬元左右,成為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庭院經濟產業,也是集賢鎮農村產業項目發展的代表。”集賢鎮黨委書記李義介紹。近兩年來,集賢鎮黨委、政府按照省市縣鄉村振興要求,緊緊抓住產業興鎮“牛鼻子”,做大做強“長青秧苗”“紅興黃瓜籽”“黃牛養殖”等系列種植養殖產業項目,“就是要以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打造產業強鎮,助力鄉村振興!”李義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