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2022年大慶教育成績喜人 這些“大數據”來說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北網2月20日訊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肆虐的嚴峻形勢,大慶教育迎難而上,堅持穩中求進,各級各類教育健康發展。看看這組“大數據”: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園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職學校1所;新增普惠性幼兒園15所,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到273所;高考獲全省文理科“雙第一”;市屬學校新增智慧教室562個;取締黑班黑校149家……一組組數字格外搶眼,一個個成果令人振奮,大慶教育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大慶市教育局依托“黨建+”工作模式,積極創建基層黨建示范點,實驗中學、靚湖學校被選為全省成長型黨建示范點。全市新創省級紅色基因傳承校11所,涌現10節省級思政精品課、110節省級優秀班團隊活動課、青少年兒童頌黨恩成果近千個。建立家校共育指導中心和講師團,遴選106名教師組建教育系統心理人才庫,針對中高考、幼小銜接、家庭教育等開展服務指導。
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8.26%,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7.1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2.82%,幼小科學銜接、“安吉游戲”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開展。加快推進縣域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確定全市首批34個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覆蓋城鄉117所學校,結合農村學校聯盟式發展和鄉村溫馨學校建設,有效促進農村學校辦學質量提升。
在普高教育優質特色發展方面,大慶市順利實施高一“3+1+2”模式的選課走班教學。高考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勇奪全省文理科“雙第一”,全省文理科前10名大慶市7人;全省文理科前50名大慶市21人、前300名97人,“高分段”再創新高;文理一批進段5095人,連續3年突破5000人大關。數理化生和信息競賽獲省一等獎16人,獲國家級銅牌6人,“五大學科”競賽全省領先。在職業教育辦學方面,大慶市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新增3個專業,發展到55個專業。在全省對口升學考試中,大慶市兩名考生獲全省總分第一、第二的優異成績。職教聯盟作用凸顯,校企合作走深走實。積極推進中高考改革,藝體特長生實現平行志愿錄取,將籃、排、足、滑冰項目納入中考,音樂、美術以合格性考試方式納入中考。
在“雙減”政策落實過程,堅持“線上線下一起抓、校內校外同發力”,落實作業統籌管理機制,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推廣分層作業。在開展的大排查大督查“百日行動”中,取締黑班黑校149家,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清零。在提升教師隊伍職業素養方面,通過招考、引進、特崗計劃等方式補充教師767人。全力推進校長隊伍年輕化、專業化建設,市、縣兩級176人走上校領導崗位,市直機關五小馬智華入選教育部150名新時代名校長培養計劃。農村學校專任教師本科學歷提升到66%,高出全省6個百分點。
在強化教育基礎保障中,大慶市教育信息化建設迭代升級。承辦2022年黑龍江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研討會,大慶市14所學校做經驗展示。市屬學校投資2803萬元,新增智慧教室562個;縣區投入3000萬元,加強教育城域網建設、錄播教室建設和班班通設備改造。全市聘任政法系統法治副校長634人,建立4個法治副校長工作站,法治副校長配備率達100%。
大慶市教育資源配置不斷優化,為科學規劃調整學校布局,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園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職學校1所;完成了2所高中學校、1所職業學校、15所義務教育學校整合撤并工作。大慶市推進學校安全防范建設三年行動,投入763萬元,配備安全設施,提升“技防”水平,全市保安配備、校園視頻監控與公安聯網、一鍵報警與公安聯網、中小學封閉管理四項指標全部達到100%。家長們關心的全市中小學校樓宇加裝防護設施全部完成。
接下來,市教育局將在農村教育、公辦幼兒園建設、教育評價改革等多方面繼續推進,全力為大慶“三個城市”建設貢獻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