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訊!綠撒驪城 美滿城鄉 鐵力市全力打造綠意盎然的森林城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鐵力市全面落實省委“綠色龍江”建設要求,緊緊圍繞“三個三”舉措,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堅持大視野謀劃、大格局打造,高質量推進城鄉國土綠化工作。2022年,鐵力市成為國家首批、全省唯一納入全國三北工程科學綠化試點建設的縣市,并榮獲全國先進綠化集體榮譽稱號。

嚴把“三道關口”,在頂層設計上做文章。鐵力市堅持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進國土綠化工作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牢牢抓在手上。堅持高站位,把好“組織關”。第一時間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總指揮的鐵力市創森工作指揮部,下設7個專項推進組,并建立了聯席會議、督查督辦、宣傳引導等多項配套機制,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現場會,對創森工作進行統籌推動。堅持高起點,把好“規劃關”。按照“科學前瞻、特色長遠、多規合一”的原則,聘請專家學者編制了鐵力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城鄉綠化規劃》等多個指導文件,并邀請專業苗木公司到鐵力市圍繞綠化工作進行實地指導,為創森工作“把脈問診”。堅持高標準,把好“責任關”。把抓好各項責任落實作為根本保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部門領導具體抓、鄉村領導全程抓”的四級責任體系,市政府與各鄉鎮逐一簽訂了《綠化責任狀》,并將綠化工作納入基層單位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

堅持“三向發力”,在提質擴面上求突破。鐵力市始終將綠化工作作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的核心內容,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城區綠地率由32.7%提升至40.37%、綠化覆蓋率由36.69%提升至44.65%;村莊綠化覆蓋率由最初的7.9%提升至36.95%,提前兩年達到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標準。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點面結合”為方法,圍繞“鄉村增綠”持續發力。按照“一環兩帶三通道、點狀穿插建綠地、花果飄香進萬家”的思路,因地制宜實施鄉村綠化工程。近年來,累計新增村屯綠化面積893.5公頃,全市4個鄉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7個鄉村被評為“省級森林村莊”。以“推窗見綠、提鼻聞香、舉目即景”為目標,圍繞“城市拓綠”持續發力。將城市綠化工作與組織實施重大項目有機結合起來,近年來,結合呼蘭河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的實施,累計新建改造公園9處、綠景18處,提升城市公園綠地面積72公頃,鐵力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了88.96%,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由44.78平方米增加至57.28平方米。以“拆違還綠、見縫插綠、破墻透綠”為手段,圍繞“補綠”持續發力。大力實施“還綠于民”專項整治活動,先后對90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累計鋪設草坪1.5萬平方米,栽植、補植樹木3.2萬余株。同時,加大城市收儲地塊綠化整治工作推進力度,在各拆遷區域新增綠地面積17公頃,真正讓綠色回歸城市、讓森林擁抱城市。

壓實“三項保障”,在長遠長效上下功夫。鐵力市堅持強投入、重管護、廣宣傳,為創森工作扎實開展提供堅實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多方多元”注入源頭活水。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探索建立了“向上爭取一點、項目資金整合一點、政策性貸款貸一點、動員群眾投工投勞一點”的“四個一點”資金籌措方式。近年來,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73億元,為創森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健全管護機制,“三種七管”確保苗木成活。堅持栽植與管護“兩手抓、兩手硬”,研究制定了《綠化技術操作規程》《林業技術手冊》,對苗木采購、栽植整地、病蟲防治等相關技術標準進行嚴格規范。此外,建立了樹木信息云數字化管理平臺,為城市樹木賦予唯一身份編碼,實施智能管護,確保種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綠一片。開展宣傳教育,“共建共享”引導全民參與。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工作,常態化開展綠植領養、春季植樹等志愿活動,并在主要街道、公園廣場樹立公益標語,引導群眾樹立植綠、護綠、愛綠的文明觀念,營造了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鐵力市將深入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堅持“生態立市”發展定位不動搖,以更高的熱情、更足的干勁、更嚴的標準,持之以恒推進創森工作,全力打造綠意盎然的森林城市,為綠色龍江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趙安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