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聞】上市和500億目標壓力高懸,君樂寶加速背離劉森淼的低價策略?
文|王元石
君樂寶提升自身稚嫩的造血能力無可厚非,但這似乎已背離劉森淼的初心本意。
上市如箭在弦,乳企君樂寶最近動作組合拳頻出,引弓蓄勢意味濃烈。
(資料圖片)
自今年7月立下將在2025年完成上市的flag,君樂寶前后緊鑼密鼓地推出了號稱“全球嬰配奶粉乳鐵蛋白含量新高”的詮臻愛等高端奶粉,通過一場“要做就做領頭羊”為主題的云發布會推出旗下首款純羊奶粉臻唯愛,官宣進軍羊奶粉賽道……
日前,君樂寶收購陜西第一大乳企銀橋乳業的消息,又在業界傳開。雖然雙方的回應,措辭均定調在“合作”一詞上,但二者之間的“聯姻”關系,十之八九木已成舟。
只不過,君樂寶雖然有意借此拓展市場,改善長久以來的低毛利弊病,但集團副總裁兼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主導的低價策略經年累月,已經成為烙印在君樂寶奶粉身上難以褪去的標簽。圍繞沖擊上市做出的這一系列改變,究竟能有幾分收效?
【卷向低溫奶和羊奶粉】
據華商報報道,9月中旬,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魏立華在內的君樂寶高管團隊已經抵達西安,君樂寶方面開始全面接管銀橋乳業的管理。
此舉的用意,被解讀為君樂寶籌劃著通過并購,補齊其西北區域的市場拼圖,做大業績規模,為敲開上市的大門做鋪墊。
這和今年年初君樂寶戰略入股皇氏乳業幾乎如出一轍。銀橋乳業是陜西第一乳企,皇氏乳業則是西南市場重要的全產業鏈乳制品企業之一,二者的產品線均做到了液態奶到奶粉品類的全覆蓋,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業務范圍都頗為相似。
從業務上來看,君樂寶的謀算是瞄準低溫奶這一風口,借其賴以發家的酸奶業務,鋪開低溫奶的全國化布局,撕開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在液態奶領域的防線,進而達成其提出的君樂寶酸奶成為全國低溫酸奶第一品牌、君樂寶鮮奶成為全國鮮奶品類第一的目標。
與此同時,君樂寶的算盤,還打在新入局的羊奶粉業務身上。在今年7月初的云發布會上,劉森淼在對行業內一番diss,指出國內“羊奶粉(行業)遲遲沒有做大”的原因后,放出豪言稱,君樂寶“要做最好的”“要做那只領頭羊”。
而皇氏乳業和銀橋乳業均有豐富的羊奶資源,尤其是銀橋乳業所在地陜西地區還是國內重要的羊奶產區,與君樂寶進軍羊奶產業的戰略目標高度契合。
只不過,依靠整合并購這種操作,十分考驗君樂寶內部管理的磨合,以及資源整合等能力。并且,低溫奶領域的競爭者除開乳企巨頭們,還有認養一頭牛等新貴玩家,羊奶粉賽道則市場規模小且增長遲緩,就連牢牢把持全球羊奶粉銷量第一的澳優業績增速也在連年下挫,劉森淼的豪言能否實現還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求上市打破低價困局】
大張聲勢地整合并購,發力低溫奶進軍羊奶粉,與君樂寶劍指高端化緊密關聯。低價困局,或是君樂寶遲遲未能上市的關鍵阻礙。
據了解,雖然河北省政府等各方面曾多次力促君樂寶上市,但由于其主營的奶粉業務利潤過低,導致其報表很難被資本市場認可,大大影響到企業估值,導致上市時間一再延后。
君樂寶的體量是不小,在酸奶和乳制品細分市場的占有率當前也位列國內第四,但資本市場看重的,不僅僅是營收增速是否漂亮,盈利能力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考察指標。
一直以來,君樂寶奶粉一直馳騁在低線城市市場,主打高性價比的價格牌,2014年踏入奶粉行業時以生產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奶粉而出名,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為奶粉界的“價格屠夫”,這是其崛起的關鍵所在。
然而,在現如今新生兒出生率下滑的背景下,整個嬰幼兒奶粉市場都被迫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奶企們為了自救,借著消費升級向高端市場轉型,伊利、蒙牛等巨頭們也在挖掘君樂寶的主陣地三四線市場,導致其生存空間大大被擠壓。
在這種情況下,君樂寶的低價策略已明顯不合時宜,甚至還因為盈利能力過弱等原因被蒙牛“清倉”拋棄。
作為彼時國內奶業老大三鹿的子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出后,君樂寶曾委身蒙牛9年,在蒙牛這條“大腿”的幫扶下絕處逢生。但2019年,雙方達成分手協議,君樂寶從蒙牛剝離。
在尚歸屬蒙牛的時候,蒙牛總裁盧敏放就曾把蒙牛毛利下降的原因歸結于君樂寶。查閱當時的財報可以看到,2017年和2018年,君樂寶凈利潤率僅為2.5%和3.2%,而蒙牛的凈利潤為3.38%、4.64%,君樂寶拖累了后者。
蒙牛財務總監郭偉昌在剝離君樂寶資產后也曾表示,君樂寶的毛利率等低于蒙牛水平,把君樂寶剔除之后,財務報表將得到明顯改善。未來收購標的的利潤率必須高于君樂寶,這是我們的原則。也就是說,君樂寶的賺錢能力,已經是蒙牛眼中的“地板流”。
【500億目標壓力懸頂】
頗可玩味的是,君樂寶提升自身稚嫩的造血能力無可厚非,但這顯然已背離集團副總裁兼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的本心。
2020年10月,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劉森淼在拉踩同行,批評其溢價過高時,就曾說過下面這段話——
“奶粉價格在中國賣得挺不合理,大家都是做這個行業的,幾十塊錢的成本,賣到四五百、五六百,才有人買,這是什么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
暫且不論劉森淼這一席話的正當性,就目前而言,君樂寶奶粉的低價、低線市場兩大壁壘都面臨著崩塌的危險,進軍高端追求盈利成了君樂寶當前的選擇,這似乎與劉森淼的言論背道而馳。
更值得憂慮的是,君樂寶低端的消費者觀念,和品牌認知的錨定效應,使得其轉型之路又談何容易?
在披露君樂寶上市計劃時,君樂寶還表示,在2025年力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
根據市場測算,去年君樂寶的銷售收入在兩百億元。要完成500億元,君樂寶需要在2025年之時再造“一個半君樂寶”,未來四年年復合增長率最低需要達25.28%。
照此來看,君樂寶的壓力不小。而君樂寶為快速增長達成目標,接連收購擴大規模,也造成企業負債率奇高。
根據皇氏集團公告披露,2020年君樂寶資產總額為134.56億元,負債總額為118.69億元,凈資產為15.87億元,負債率高達88%。
要知道,根據大公網統計,2021年的29家上市乳企中,其中有14家乳企的資產負債率超過50%、6家乳企的資產負債率超過60%、2家乳企的資產負債率處于70%以上。2021年,整體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5.81%,君樂寶的負債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卷死卷生,未可知也。君樂寶能否如愿達成上市和500億營收等flag,還有待時日來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