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滾動:多次高喊“重回前三”卻屢遭反超,劉淼口號何時才能實現?

文|王婷妍

口號喊得叮當響,瀘州老窖卻距離行業前三越來越遠。

近年來,不少白酒頭部企業迎來換帥季,前有貴州茅臺丁雄軍、后有山西汾酒袁清茂、洋河股份張聯東及五糧液曾從欽,并且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爭議。


(資料圖片)

實際上,作為行業三甲競爭者之一的瀘州老窖也在年內進行了換帥,只不過與前述同行“外來”新帥不同的是,瀘州老窖這位新帥是老老窖人了,所以爭議聲音相對較小一些。

據了解,這位新帥劉淼自1991年就進入瀘州老窖,其在瀘州老窖先后擔任多個職位,對瀘州老窖可謂知根知底,并且在其在位期間動力十足,還喊出了“重回前三”的目標。

只是,口號聲言猶在耳,而瀘州老窖距離行業前三卻越來越遠,甚至逐漸被洋河股份及山西汾酒超越,所以直到年內升任瀘州老窖掌門人時“重回前三”仍是劉淼的目標。

然而,口號喊的“震天響”的劉淼究竟何時才能帶領瀘州老窖重回前三呢?

【業績被反超,跌至行業第五】

3月8日,有媒體從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確認劉淼已成為新一任瀘州老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同時繼續兼任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成為瀘州老窖“雙料”掌門人。

如今已上任半年有余,劉淼也向外界披露了其第一份半年度成績單。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116.64億元,同比增長25.19%,首次在上半年突破百億元大關,更為驚喜的是,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還實現同比增長30.89%至55.3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增長的業績,表面看起來使新官上任的劉淼臉上頗具光彩。

但要知道的是,在企業競爭中突破自己不是最難的,超越對手才是最難的,在不知不覺中,山西汾酒已悄然超越瀘州老窖。

在今年上半年實現153.3億元的營業收入,高出瀘州老窖近37億元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汾酒一直以來都是瀘州老窖的強勁對手,并且二者差距越來越小。

早在2016年,瀘州老窖營業收入比山西汾酒高出42.22億元,而到了2021年,卻只比山西汾酒高出6.7億元,直到今年上半年被山西汾酒反超30余億元。

雖然同期歸母凈利潤高于山西汾酒5.19億元,但對于加速發展的山西汾酒來說,區區5億元左右的凈利潤似乎不需多久就可以趕得上。

顯然,在營業收入規模中,瀘州老窖已然從行業前四跌至行業第五,并且上半年瀘州老窖合同負債為23.3億元,同比增長65.44%,而山西汾酒合同負債為48.44億元,同比增長48.66%。

這意味著繼被洋河股份反超跌出行業前三后,瀘州老窖又面臨山西汾酒的窮追不舍,即將失守行業前四之位。

這對于劉淼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也是其不得不直視的問題,畢竟劉淼已高喊“重回前三”口號多年。

【高喊“重回前三”口號】

作為自1991年就進入瀘州老窖的劉淼來說,其先后擔任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采供處處長、售后服務部部長,策劃部部長、總經理助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等職位,劉淼可謂見證了瀘州老窖從輝煌時代到逐漸落后的場面。

因此自2015年7月1日,劉淼掌舵瀘州老窖后,便提出了“重回前三”的口號,隨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僅半年時間就將此前下滑的業績迅速提升,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呈同比增長的態勢。

正所謂旗開得勝,劉淼還將“重回前三”確定為“十三五”的最終戰略目標,不僅在“十三五”期間多次提及,甚至還寫入了2016年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并且在2019年瀘州市酒類產業發展大會上進行了《加快發展速度擴大發展規模堅定重回前三》的主題演講,與此同時還提出了五大措施。

然而,直到“十三五”收官,瀘州老窖仍未回到行業前三,這一宏愿也隨之被帶入“十四五”,進入“十四五”后,劉淼依然將“重回前三”定為目標并同樣在多個公開場合提起。

曾在2021年4月瀘州老窖年度經銷商表彰大會上,劉淼表示“從發展維度看,‘十三五’期間瀘州老窖打好了發展騰飛的基礎,瀘州老窖復興崛起‘五步走’的遠景計劃正一步步實現;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已在‘十三五’時期完成。第四步是實現重回前三,將在2025年完成;第五步是實現全面復興,品牌高度領先行業,企業實力雄踞全球酒業前列,將在2026年至2030年完成。”

口號喊得叮當響,瀘州老窖卻距離行業前三越來越遠,如今距離2025年已不到3年,劉淼著急與否我們不得而知,但諸多投資者及看官眼看著山西汾酒越來越快早已心急如焚。

不過,市場也有其他看法,劉淼或許是不著急的,據食悟報道,現年53歲的劉淼還有7年退休,而劉淼給瀘州老窖制定的遠景規劃,與他自己的職業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僅憑口號就能熬到2029年,不管回不回到行業前三,不管能否實現全面復興,這都不妨礙他的退休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