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敏在挑戰中成長
(資料圖片)
原標題:提升動作飽和度 補強體能短板(引題)
周惠敏在挑戰中成長(主題)
中國體育報記者 弓學文
日前在南充營山舉行的2023年中國自由式小輪車聯賽第二站比賽中,周惠敏以資格賽71.85分排名第六位的成績晉級女子精英組決賽,并在決賽中以81.2分的成績獲得第三名。決賽第二輪,周惠敏嘗試了一個在國際上都很少有女選手能夠做出的新動作,雖然沒能成功,但她敢于挑戰自我的精神感染了在場觀眾,引來陣陣掌聲。這位在2022賽季UCI自由式小輪車世界杯澳大利亞站為中國斬獲亞軍的小將,在四川營山讓老百姓近距離感受到了自由式小輪車運動的魅力和風采。
由于我國自由式小輪車項目起步晚,很多運動員都是跨項而來,但出生于2005年的周惠敏和自由式小輪車頗有淵源,此前一直從事公路自行車運動的經歷,使她對自行車有著一種天然的熟悉和熱愛。“剛開始轉項我練習了兩個月的小輪車泥地競速,后來被選拔到自由式小輪車。”周惠敏剛開始接觸自由式小輪車,便被炫酷的動作所吸引,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自由式小輪車充滿激情和活力,更加偏向技巧型,而公路自行車則更注重體能和爆發。”
雖然動作炫酷,但這項“人車一體”的體育運動也具有一定危險性,在訓練和比賽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摔車。“極限運動就是不斷挑戰自我,在挑戰中成長。”周惠敏說,剛開始練習這些動作的時候,心里還是會害怕,但練習時間久了,做的高難度動作也非常熟悉,就不會害怕了,還會感到很刺激。
在與國外高水平選手同場競技的過程中,周惠敏雖然曾在2022賽季UCI自由式小輪車世界杯澳大利亞站戰勝東京奧運會亞軍、美國選手羅伯茨,但她并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沉下心來認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國外的場地范圍比較大,而且道具難度也很高。”周惠敏說,我比較“偏科”,在動作的飽和度和難度上還有所欠缺,這是正在努力改進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體能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60秒的比賽中,在最后階段我的體力就不會很飽滿了,每周我們都會進行體能訓練,強化體能也是訓練重點之一。
“她以前練過小輪車泥地競速,也是上一屆國青隊的運動員,她的轉把動作和360度轉體動作非常強。”國家自由式小輪車集訓隊主教練吳丹表示,還有一點很關鍵,周惠敏的車感很好,適應場地的能力非常強,因為在國外適應場地時間很短,一般來說只有兩次,一次四十分鐘,一次二十分鐘,要很快適應新場地,這對于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在國際比賽中這也是發揮出正常水平的基礎。“周惠敏的動作還比較單一,這也是接下來需要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