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資訊!追夢!以籃球之名

原標題:追夢!以籃球之名? ?


(資料圖片)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王鏡宇、李嘉)“停!你們到這邊來……二打二的目的是什么?傳球之后你應該怎么跑?”

3月5日上午,在北京市密云區籃球協會的籃球館里,密云三中男籃校隊正在訓練,指導他們的是原中國女籃國手高連環。

密云三中校長王立敏坐在場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高指導這樣專業的教練來教他們,真的很幸運。”她說,“我們并不奢望球隊能拿冠軍,但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成就最精彩的自己。”

王立敏出生在密云,小時候家里窮,沒啥娛樂,父親常帶著她和弟弟到密云唯一的露天籃球場去看籃球比賽。她只記得那些人滿頭大汗,拼命地跑、拼命地搶,她和弟弟也跟著拼命地喊。

大學時王立敏學的是中文專業,還選修了籃、排球裁判,拿到了國家三級裁判證書。工作之后,她又喜歡上了羽毛球、網球……王立敏說:“兒時父親埋下的那顆種子,在我的心里生根發芽,讓我的血液里有了對運動的熱愛和思考。”

1990年,王立敏大學畢業,回到母校密云二中任教。跟王立敏同期到學校任教的張洪斌老師從無到有地將密云二中男籃打造成享譽北京的校園籃球勁旅,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給王立敏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2013年,王立敏調任密云三中擔任校長。在思考“一校一品”的辦學特色時,她馬上想到了籃球。

不過,那時的密云三中籃球基礎很薄弱,這所容納1490名學生的初中校園只有一個200米跑道的操場,沒有標準的籃球場,也沒有常年訓練的籃球校隊。最大的挑戰還在于理念,作為一所遠郊區縣的中學,密云三中以教學質量過硬聞名。不少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除了學習,別的都是“瞎事兒”。校隊想要周末訓練,有的隊員來不了,有的在訓練中途被家長接走補習文化課。看著稀稀拉拉的隊伍,教練著急,王立敏也著急。在她看來,這不僅是籃球比賽成績的問題,更是全面育人教育理念能不能落地的問題。

在阻力面前,王立敏迎難而上。沒有合適的訓練場地,她走遍了密云五中、六中、二中等密云城區擁有籃球館的學校,在人家不用的時候借場地訓練。沒有專業的教練員,她去找老同事張洪斌,請他施以援手。在經費缺乏的情況下,她經常自己開車隨隊做后勤,能省則省。有時候她們全家上陣,愛人當司機,女兒負責給隊員買飯。為了幫校隊挑選有潛質的苗子,她還去看小學的比賽,當“球探”。在她的堅持下,校隊的發展大有起色。

王立敏深知,要想讓籃球成為學校的特色,只有校隊的十幾個孩子參與是遠遠不夠的。她在學校大力開展籃球比賽,初一年級比的是包括運球上籃、接力、投籃等在內的趣味項目,在初二年級則開展班級聯賽,并且要求前兩節五上五下,鼓勵更多孩子參與其中。

班級籃球聯賽最早在每年10月開打,在每天的第七節課進行。隨著比賽的深入,天黑得越來越早,比賽打不完。體育老師跟王立敏商量,想把比賽時間往前調,文化課往后錯,這樣就能趁天亮打完比賽。一開始其他學科的老師不同意,大家都不想上最后一節課。王立敏給老師們做工作,她自己和其他校領導帶頭堅守到校園熄燈才離校,贏得了老師們的支持。再后來,王立敏把班級聯賽的開賽時間改到了每年4月,隨著比賽的深入天黑得越來越晚,解決了跟其他學科時間沖突的問題。

在發展校園籃球的道路上,王立敏越走越篤定。2018年,學校創編了籃球操,將運球、傳球、胯下繞環等動作融入其中,加強孩子們的籃球基本功。2019年,學校首次舉行籃球嘉年華活動,請校外機構設計籃球游戲、組織親子籃球賽、校隊和畢業生對抗賽、啦啦操表演等。如今,除校隊外,密云三中在課后服務時段還有四個籃球興趣小組、100多人參加訓練。

王立敏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她反對為了應付籃球中考就只教“運球繞桿”那些考試科目。她曾請來幾名外籍教練到校園里給孩子們上籃球課,外教們風趣幽默的教學方式大受歡迎,課程結束后孩子們繼續打球玩得不亦樂乎,到了放學的時間都“轟不走”。

中國女籃名宿宋曉波參加了2019年的那場籃球嘉年華。她回憶說:“我很遲疑地受邀參加了這樣一所郊區學校的籃球活動,到了現場后遲疑瞬間被這些追求夢想的陽光少年打消了。更令我感動的是,這位校長將體育列為實現她教育理念的最重要途徑,已經把體育精神無聲無息地滲透到了孩子們的心中。”

2022年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王立敏結識了高連環。本來,剛剛退休的高連環只是去“看一看”,最終她被王校長的誠意打動,成為密云三中男籃的特聘教練。從那時開始,每個周六、周日的上午,高連環從市區驅車前往密云,單程約100公里,風雨無阻。

在高連環的幫助下,球隊實力明顯提升。在北京市的一次比賽中,密云三中爆冷戰勝了校園籃球傳統勁旅北京四中和北京市二十二中,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

高連環說:“我被校長的個人魅力打動了,她真的為這支球隊付出了很多。打動我的還有孩子們期待的眼神,開始的時候他們在訓練之后總是圍著我問‘您下次什么時候再來?’”

為了密云三中的籃球,王立敏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她并不覺得累,因為這是她喜歡的事。在她看來,能夠遇到高連環這樣的高水平教練,是堅守換來的福報。

“我希望自己能做個‘攏火人’,讓每個人都愿意往火里添柴。”她說。

王立敏到密云三中工作已經10年了。讓她高興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孩子們的升學并沒有因為她重視籃球和體育工作而受到影響。

“我并不只是重視體育,對勞動、閱讀等也同樣重視。我們常說五育并舉,這五育應該是互相融合的,這樣就能形成雁陣效應,讓前進的速度更快。”王立敏說。

王立敏認為,學校教育一個很大的誤區是只用學習成績這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孩子,其實籃球、體育還有其他很多東西都能激發孩子們的成長動力。

“我們不是不重視學習,而是要激發孩子們更多內在的動力,讓孩子們更加陽光、燦爛。我們希望通過理念引領、思想滲透和廣闊的平臺讓孩子們從骨子里更加自信。”

王立敏曾經寫過一首小詩,里面有這樣的詞句:“我們相信,若干年后,當你我再次捧起籃球,也許會熱淚盈眶。因為你將發現,這不僅僅是運動的一個選項,這里有生命的激情,有真摯的愛,有我們青春的榮光,有我與祖國的偉大夢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