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要聞:何亞君:跑出光明

原標題:何亞君 盲人按摩師、馬拉松跑者(引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跑出光明(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王琪鵬

“在按摩店是工作,跑步才是生活。”——何亞君

“陽光真好啊!”奧運村的一家按摩店窗前,陽光灑在盲人按摩師何亞君身上,暖暖的。何亞君的眼睛沒有光感,他是通過溫度來感知這一切的。

由于視力上的障礙,心理上的不自信,很多盲人按摩師幾乎一輩子都守在按摩店里。何亞君不愿意過這樣的日子。他喜歡跑步,相對穿白大褂,更愛穿一身運動裝。他有一句名言:“在按摩店是工作,跑步才是生活。”

跑步,是何亞君的另一種活法。每周三和周六,是他固定跑步的日子。來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換上跑步裝備,露出一身的肌肉線條,何亞君就像換了一個人。他每次跑15公里,有時候要跑20公里以上,7點鐘開始跑,不到8點半就回來了,快得令人難以置信。在去年的北京馬拉松上,他跑進了3小時15分,創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績。

馬拉松比賽跑進3小時15分,意味著平均配速要保持在“430”,也就是每公里4分30多秒。對于普通人來說,跑一兩公里或許還可以做到,長距離依然保持這個速度,就需要過人的體力和耐力了。對于眼睛看不見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成就。“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奇跡!”何亞君激動不已。

對于何亞君來說,是跑步改變了他的人生。之前,由于長期窩在按摩店,很少與外界接觸,何亞君的體重一度高達190斤。在一位客人的鼓勵下,他才開始跑步。因為看不見,何亞君剛開始特別緊張,生怕撞到車或者撞到人。曾經,他試圖通過游泳來鍛煉身體,但因為在泳池里總是撞到人,后來只得放棄。何亞君還曾經自己在跑步機上鍛煉,一次突然停電,何亞君一步就摔了出去,疼得半天起不來。

幫助何亞君戰勝自我的,是一根小小的牽引繩。每次跑步,志愿者將繩子一頭套在何亞君的手腕上,一頭套在自己手上。這不是一根普通的繩子,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通過這根繩子,何亞君可以感知到身邊的搭檔,兩人一起擺臂、一起邁腿,保持動作的一致。“我們能夠跑起來、跑得快,最主要就是因為這種信任給了我們力量。”漸漸地,何亞君喜歡上了這種并肩作戰的感覺。

跑了7個多月,何亞君的大肚子消失了,體重減到了140斤,連脾氣性格都發生了變化。雖然看不到奧森的風景,何亞君的腦子里卻畫出了奧森的路線圖,哪里該上坡了,哪里要下坡了,哪里要拐彎了,這讓他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在跑步這件事上,何亞君從來沒有懈怠過,也沒想過放棄,“就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跑起來,能跑多遠,能跑多快。”

8年來,何亞君參加了大大小小七八十場馬拉松。他的成績也從第一次跑馬時的5小時,逐漸提高到4小時20分,3小時25分,3小時14分……由于成績不斷刷新,身邊的搭檔漸漸跟不上他的腳步,已經換了好幾個。創下新紀錄后,他又給自己定下了“破3”的目標。何亞君決心跑出一條光明大道。

何亞君體會到了跑步的快樂。他決定發起助盲跑團,帶領盲人朋友一起跑步。他把自己的想法發到按摩群里,眾人紛紛響應。“我們雖是盲人,也需要積極向上地生活。”何亞君這樣講述自己的初衷,他說,盲人朋友需要走出來,好好擁抱這個世界。在他的鼓勵下,許多盲友開始跑步,越來越多的志愿者也加入進來。如今,“何亞君助盲團”已經成為奧森的一景,每次活動都能吸引300多人參加。何亞君的勵志故事,也給了其他盲友力量。

為了方便跑步,何亞君在奧森旁邊開了一家新的按摩店。新店一共5個人,每個人都喜歡跑步,成績最差的也能跑上10公里。大家一起跑步、做飯、打掃衛生,把店里收拾得井井有條。何亞君說,現在遇到再難的事,他都不會退縮,而是激情飽滿,勇往直前。“我已經把生活和工作融為一體了!”

在店里,何亞君把自己的幾十枚獎牌掛在了醒目的位置。這是特殊的招牌,更是勇敢者的證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