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點丨“貝”影遠去 他的一項紀錄至今無人能及

原標題:“貝”影遠去(引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的一項紀錄至今無人能及(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趙亮晨 實習生 李詩靜

和病魔抗爭多年之后,當地時間12月29日下午(北京時間12月30日凌晨),巴西“球王”貝利終于累了。這位足球傳奇人物在圣保羅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院因結腸癌引發多器官衰竭離世,享年82歲。

此前醫院方就表示,貝利的腫瘤近日出現惡化,腎臟和心臟功能衰竭。由于其臨床狀況的變化,這名足球巨星和家人都已經慢慢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即將迎來告別時刻。如今,這個時刻終于還是來了。

抗擊病魔

從2012年起,貝利的健康問題一直受到眾多球迷關注。他曾接受多種病癥的治療,包括尿路感染、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還接受過髖關節置換手術、腰椎外科手術等。

在2021年8月,貝利被診斷出患有結腸癌,自此一直在與癌癥作斗爭。但在12月2日,正當卡塔爾世界杯即將展開淘汰賽爭奪時,壞消息從南美大陸傳來:貝利已經對化療無反應,目前進入臨終關懷階段。

面對病情的反復,貝利和家人都表達了積極樂觀的態度,多次對外表示“像往常一樣接受治療”。12月18日,貝利還在病房里收看了卡塔爾世界杯決賽的直播,并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向阿根廷球員梅西獲得世界杯冠軍表示祝賀。

但是,隨后貝利的病情急轉直下。在去世前,貝利幾乎已經無法開口說話,身體狀況嚴重惡化,肺部和腎臟開始衰竭。

球王之路

無論世界足壇如何群星輩出,第一位在世界范圍內被尊稱為球王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貝利。他是巴西最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可以說大部分人認識巴西球隊都是從貝利開始的。身穿10號球衣,貝利隨巴西足球征戰西北,踢了1000多場正式比賽,共射進1283個球。從1958年到1970年,貝利共參加四屆世界杯,是唯一一位奪得三屆世界杯冠軍的球員,是國際足聯公認的球王。

貝利的成長故事充滿了勵志色彩。他的本名是埃德松·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出生于1940年10月23日。他從小家境貧寒,不得不靠擦皮鞋來減輕家庭負擔,而踢足球成了童年唯一的樂趣,并展現了一流的控球能力。曾經身為職業球員的父親,平常會帶貝利去芒果樹下練習巴西獨特踢球方式——“任加”球技。“任加”是具有巴西特色的踢球方式,風格強烈,帶著狂野無懼的風格。

15歲時,他參加了當地球隊桑托斯的試訓,被當場簽下,其間獲得2次南美解放者杯冠軍、2次洲際杯冠軍、6次巴西全國錦標賽冠軍(巴甲前身)、11次圣保羅州足球甲級聯賽冠軍。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入選國家隊,自此開啟了他的傳奇。1958年,巴西隊因首發陣容三名隊員受傷,年輕的貝利獲得了出戰瑞典世界杯的機會。

貝利一到球場就勢不可當。半決賽對戰法國隊,他在23分鐘內踢進了三個球完成“帽子戲法”并贏得比賽。隨后,巴西隊以5比2擊敗瑞典隊,拿下了第一座世界杯冠軍,貝利功不可沒。他的控球技術在當時可謂首屈一指,能夠精準地預測到對手的動機領先一步,最具特色的個人技巧是“倒掛金鉤”。

榮譽等身

1971年7月,貝利宣布退出國家隊。1974年10月,貝利宣布退役。1975年,貝利在美國紐約宇宙足球俱樂部復出,并在1977年獲得美職足總冠軍,同年10月再次宣布退役。

退役之后,貝利步入政壇,于1995年就任體育部長職務。在他任期內,貝利給巴西體育制度和立法帶來了很多變革,其中最大的貢獻是起草了“貝利法”,旨在促進俱樂部的職業化。該法要求俱樂部老板們從職業角度來管理俱樂部,改善球員的處境。但也正因為“貝利法”引起了巴西足壇各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貝利最終不得不辭去了體育部長的職務。

貝利在職業生涯中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2000年,貝利獲首屆勞倫斯終身成就獎,次年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之一”,同年被《時代》周刊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2012年,貝利被金足獎官方授予“史上最佳球員”稱號,2013年,他獲得首屆榮譽金球獎。

從貧民窟的擦鞋童到足球史上最閃耀的巨星,貝利在逆境中抗爭的精神一直堅持到了現在。而他和馬拉多納的“誰是當世唯一球王”的討論,一直是足球界津津樂道、爭論不休卻永遠得不出統一結論的話題,兩人還曾經同臺比拼球技,傳為美談。遺憾的是,2020年11月25日,馬拉多納因病離世,兩年之后,貝利也告別人間。兩位球王級人物,可以在天上繼續未完的球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