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曬”出上半年生態環境質量“成績單”


(相關資料圖)

東北網7月28日訊7月26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大慶市上半年生態環境質量情況“出爐”:扣除沙塵天氣影響,全市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1.7%,同比改善0.5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6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體優良比例穩定保持83.3%以上,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達到考核要求,嫩江-松花江干流3個國控考核斷面均為Ⅲ類水體,水質保持優等級。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達到92%以上。

據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上半年,大慶市以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核心抓手,出臺年度實施計劃,部署六大標志性關鍵戰役,重點發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守護良好生態環境質量。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統籌推進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3場標志性戰役,深入開展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VOCs治理現場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等年度工作,截至6月底,大慶市完成淘汰燃煤設施6臺、VOCs治理項目10個、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300臺。

在碧水保衛戰方面,建立定期會商機制,每月分析水質形勢,向縣區政府和有關中直企業通報突出問題,拉條掛賬,限期整改,推進全市江河水質持續改善。開展安肇新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春風”“驚雷”綜合執法行動以及全市畜禽養殖、污水處理廠等專項執法檢查,開展入河排污口強化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印發《大慶市地表水考核斷面責任劃分方案》和《大慶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考核排名辦法》,推動建立長效管控機制。

在凈土保衛戰方面,組織召開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推進會,加快探索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治理工作路徑,確保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0%以上。上半年累計完成5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同時對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開展“回頭看”,嚴防返黑返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