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肇州糯玉米基地實現銷售收入1.2億 營業利潤4200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北網12月14日訊大慶肇州糯玉米成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已經一年,今年項目建設如何?收獲怎樣?帶著疑問,記者走進基地承擔主體——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尋找答案。
“準確地說,我們創建的是鮮食糯玉米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今年的生產季已經結束,公司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地今年種植肇州糯玉米的面積為15000畝,目前已完成收獲并全部加工完畢。“加工出來的鮮食糯玉米產品有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營業利潤4200萬元。”
不僅如此,基地還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公司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收入2800元,這比其他玉米畝收增收近1000元。基地15000畝土地,農戶增收總額就有1500萬元。而且,2萬噸的鮮食玉米加工生產線提供了200個就業崗位,這樣一來還增加了當地就業。”
今年以來,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及標準,在市、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意見和大力支持下進行標準化試點基地建設。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的方式種植肇州糯玉米。“通過制定標準化操作規程,強化全程質量控制,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通過制定與技術模式相配套的標準綜合體,編制簡明易懂的模式圖、明白紙和風險管控手冊,強化了基地標準化產品的質量;通過建立標準化專家隊伍,開展標準宣貫培訓,推動標準規程‘進企入戶’,提高了基地人員的綠色種植加工水平。基地的技術專家在種植方面制定了種子、除草、肥料、農藥、栽培管理等措施的規范標準,企業建立具有示范帶動和展示作用的科技小院,引領農戶標準化、規范化、綠色化、品牌化科學種植糯玉米。”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測算,基地通過科技運用,標準減少肥料施用量5%-10%左右,形成以模式圖一張、明白紙一套、風險管控手冊一本的基地標準化管理模式,提升了肇州糯玉米全產業鏈標準化水平。
如今,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正為明年基地建設做準備,“一是正在續簽2023年肇州糯玉米標準化種植合同,已經簽訂近10000畝,爭取完成2023年20000畝基地建設目標;二是完成科技小院建設工程,選址在肇州鎮的肇安村和新城村;三是制定完成了肇州糯玉米種植操作規程;四是利用縣周邊的高空廣告牌對標準化基地進行宣傳。”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一根根鮮食的糯玉米,可以鋪就一條寬寬的助農增收路。接下來,公司將繼續做好基地建設,培育高標準引領的肇州糯玉米,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