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龍大美食業績陷困局,短債難覆蓋,布局預制菜能否曲線救國?
龍大食品想要借預制菜重振業績,恐怕面對的困難與壓力都不小。
圖/網絡
自龍大美食的股價不斷下滑后,其不久前以回購股份的方式試圖恢復市場信心,而股價下滑的原因和業績下滑有不少關系。
【資料圖】
據業績數據顯示,公司在去年末有重大虧損,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現也不佳,毛利率更是三年連續下滑。
同時,其短期負債也無法被覆蓋,有較大資金缺口。
這種情況下,龍大美食進軍了預制菜市場,但相關業務目前還在成長,無法成為業績支柱,且這個行業競爭激烈,能否如愿曲線救國,尚未可知。
【股價低迷,借回購恢復市場信心】
11月28日,龍大美食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約136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13%,最高成交價為9.36元/股,最低成交價為9.28元/股,成交總金額為約1270萬元。
其實在11月16日,龍大美食就發布了一份回購報告書,表示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已發行的A股股份,作為后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的股份來源。
未來12個月內,以資金總額不低于3億元,不高于5億元的金額進行回購,回購價不超過14.41元/股。
此次發布回購方案,很有可能是為了振奮市場的信心,畢竟以其二級市場表現來看,7月份之后,除了10月初有一波回升小高峰外,其他時間股價整體都是下滑的。前不久的11月16號至23號期間更是連續下跌,截至28號收盤價為9.31元/股,當天跌幅1.67%。
如果以2020年時的股價最高點來算,如今公司的股價已經跌去了三分之一。
除了股價下跌外,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他股東仍有不少持股處在質押中。
截至11月29日,公司的質押股數為2.29億元,質押比例為21.21%,市值達21.66億元。
其中,萊陽銀龍在9月質押股份5300萬股用于生產經營,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67.36%,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4.91%。
不僅如此,11月18日,龍大美食還收到深交所監管函,警告其按照規定,公司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龍大美食股份占龍大美食總股本低于5%就不得賣出,如今僅持有有4.7827%。
所以說,在股份質押及無法在賣出的情況下,此次龍大美食的回購方案發布也是為了提升市場對其的信心。
不過,為何龍大美食股價不斷下滑,這和其萎靡不振的業績也有關系。
【業績陷困局,短債承壓】
從業績來看,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14.52億元,同比下滑26.25%;歸母凈利潤為0.49億元,同比下滑84.96%,下滑幅度較大,且相對由負轉正。
不過,早在去年末,龍大美食的業績就已經出現巨額虧損,營收為195.10億元,同比下滑9.05%;歸母凈利潤虧損6.59億元,同比下滑172.70%。
而代表核心盈利能力的毛利率也連續三年下滑,從2020年前三季度的6.53%下滑至今年的3.89%,下滑幅度也不小。
所以說,其業績危機早已顯現。
要說原因,那就是受豬價下行影響造成了龍大美食營業總收入下降;又受大額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等因素影響,公司發生大額虧損。
據報告顯示,去年國內豬肉行情大幅下降,主要產品的售價相對降低超30%,所以即便銷量出現上漲,但在售價大幅縮水的情況下,營收也被影響而下滑。同時在庫的冷凍肉也因計提大額存貨跌價而侵蝕了不少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114.52億的營收規模,高達113.94億元的總營業成本近乎與其持平,這對利潤空間的擠壓非常嚴重。
除了業績表現不佳,其負債方面的壓力也不小。
其中資產負債率從去年同期的54.78%上升至現在的55.13%。
雖然負債總額有所下滑,從年初的48.43億元下滑至43.42億元,但短期負債規模上卻存在償債風險。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龍大美食的短期借款為12.17億元;應付票據為7.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43億元,短債規模合計21.03億元。
同期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38億元,遠遠無法覆蓋短債規模,且存在近6億的資金缺口。
整體而言,龍大美食的壓力不小。
【布局預制菜,建立新增長線?】
龍大美食收入來源主要為兩項——鮮肉和冷凍肉,但目前來看,這兩項業務并不能把公司從業績困境中拯救出來。
所以,公司就需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而龍大美食將目光瞄準了預制菜。
在2021年,龍大美食就明確了以預制菜為核心的食品為主體,以屠宰和養殖為兩翼支撐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同時完成公司名稱由“龍大肉食”至“龍大美食”的變更。
而龍大美食的預制菜以肉制品為主,目前大單品包括酥肉、肥腸、培根、烤肉、預制五花肉等。
從表現來看,去年公司的預制菜業務營收11.82億元,同比增長4.75%,占營收比重約為6%。今年前三季度的預制菜收入約為9億元,營收占比接近8%,公司預計四季度增速不低于三季度,全年預制菜銷售預計在13億元以上。
這樣的增長速度卻是可觀,但目前為止其預制菜依舊難以挑起大梁。
從行業角度來看,預制菜準入門檻較低,在成為新風口的同時,也會形成較大的競爭漩渦。其中包括盒馬鮮生、全聚德、叮咚買菜、安井食品等企業不斷涌入,戰況可見一斑。
而預制菜雖然是新風口,但想掙錢卻不容易。
除了較為嚴峻的競爭環境,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并且預制菜毛利率低,難以承擔盈利重任。
舉例來說,目前主打預制菜并上市的味知香,其毛利率不過25%上下,營收與凈利潤年均增幅為30%-40%之間,后續能否承擔起盈利重任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所以龍大食品想要借預制菜重振業績,恐怕面對的困難與壓力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