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陸續布局6G和腦機接口等領域 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北京力量

昨天,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強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訪談,介紹北京的高精尖產業發展情況。目前,北京約有60萬家科技型企業,科創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自然》雜志對全球科研城市的評價中,本市連續4年蟬聯第一。未來,北京將陸續布局6G、腦機接口等領域。

資料圖 記者 鄧偉 攝

小芯片創下世界紀錄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科技的力量,許強帶來了在京單位研發的三件產品。

一枚幾厘米見方的芯片,打破了美國保持的紀錄。這枚由量子科學研究院研發的超導量子比特芯片,以單個量子比特的退相干503微秒的數據,達到了國際最好水。第二款產品是微芯研究院去年剛剛完成的96核區塊鏈芯片板卡,它能構建起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安全屋”。第三個盒子里裝著由清華大學和中關村的企業騰盛博藥聯合研制的國內首款中和抗體藥。

現在,已有瞄準人工智能、量子、前沿生物技術領域的8家新型研發機構落地北京。許強說,為了激發新型研發機構科研人員的積極和創造,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大膽“放權”“減事”,同時在服務中落實精準管理,保障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持續產出。

頂尖科技走進日常生活

許強介紹,由北京企業生產的9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不僅供應全國,還出口全球。在北京率先上市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全球供應超48億劑。

在冬奧會的籌備過程中,除了場館建設、競技技術等領域展現著滿滿的“科技感”外,在賽事報道轉播、現場導覽等方面,普通觀眾也能感受到“科技冬奧”的力量。

冬奧會期間,基于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悟道”模型研發的“手語播報數字人”將亮相,可以實時為聽障人群提供冬奧會新聞、賽事的智能手語播報。場館內布局的氣溶膠檢測技術可實時檢測新冠病毒。云轉播技術和“5G+8K”的使用,能讓不在現場的觀眾擁有新的觀賽體驗。

未來布局6G、腦機接口等領域

建設國家實驗室、懷柔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面向“卡脖子”技術實施揭榜掛帥,北京正在構建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同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為“雙發動機”的高精尖產業結構,也發揮出強大能量。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27.1%。

目前,北京約有60萬家科技型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93家。去年1月至10月,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1.69萬億,增長了22.5%;去年全年,生物醫藥行業產值5000億,比2020年增長了2.9倍。

“高精尖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許強說,未來,針對6G、腦機接口,包括最大熱的元宇宙等領域,北京都會陸續展開布局。北京擁有科學家、科研人員、一流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同時有創新政策和創新文化護航,這些因素保證了北京在科技創新領域排名世界前列。

數據

●2021年1月至10月,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1.69萬億。

●2021年全年,生物醫藥行業產值5000億。

●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27.1%。

●北京目前約有60萬家科技型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93家。

●在《自然》雜志對全球科研城市的評價中,北京連續4年蟬聯第一。

展望

展望新一年的規劃,許強概括為“四個全力”:全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力推進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加速建設中關村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全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全力辦好中關村論壇,擴大科技交流與合作,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北京力量。(記者 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