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超額完成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建設任務 總建設里程達5776.1公里

“秋后下了幾場大雨,虧了有這條路,收成才能運出去。”提起去年村里修的路,錦州義縣高臺子鎮北磚城子村村書記梅帥連聲稱贊。1月6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去年我省提前兩個月,超額276.1公里,完成全省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建設任務,總建設里程達5776.1公里。

農村村內道路建設對脫貧致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去年,省財政廳積極籌措資金,全年共落實省以上財政獎補資金12.9億元,用于全省農村村內道路建設。

“雖然修路的錢是政府拿‘大頭’,但路修在哪、怎么修,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見。”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把錢用在關鍵處,我省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項目實施和獎補資金管理等要求。在落實項目計劃時,以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為前提。各級財政部門指導縣(市、區)規范開展村民民主議事和籌資籌勞活動,經村民民主議事同意后,逐村實地勘查項目,合理編制項目計劃,沒經過村民民主議事或村民民主議事沒有通過的村內道路建設項目不得立項,不得給予財政獎補。具體項目實行村民民主議事、村委會申請、鄉鎮政府審核、縣級政府審定、報市省備案的程序。

在組織實施建設期間,省財政廳還注意指導各地區通過招投標等程序確定設計、施工及監理單位,并按計劃和有關要求規范施工,要求各地提高質量意識,將工程質量作為做好村內道路建設工作的第一要務抓緊抓好。同時,在施工中充分發揮村民理財小組、項目監督小組等監督管理作用,實行民議、民管,并與項目監理人員相互合作,確保項目質量。

項目建設進程中,各級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適時深入村屯和基層,采取現場調研等方式,及時了解計劃節點進度情況,整改問題。對個別建設進度慢的地區,我省采取實地督導等措施,督促、指導當地推進建設工作。

(唐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