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長華化學二次上市:負債頗高、募資償還債務,曾動用巨額資金理財


(資料圖片)

一邊大量舉債擴建產能,一邊又動用巨額資金購買理財,長華化學此舉值得懷疑。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長華化學二次上市:負債頗高、募資償還債務,曾動用巨額資金理財">
圖/網絡


  長華化學正在申報創業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底,長華化學曾申請上交所上市。

  只不過,由于其2018年業績大幅下滑,最終,長華化學主動終止上市申報。

  而隨著其業績持續大增,長華化學“卷土重來”。

  不過,從募資用途來看,長華化學此次上市,主要是為了償還銀行貸款籌集資金。

  近年來,長華化學大量舉債擴張產能,使得其負債率不斷上升。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長華化學的應收賬款余額不斷增加,嚴重影響其資金流動性。

  由此可見,此次上市申報,對于長華化學而言,至關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資金緊缺,負債率上升,長華化學近年來還頻頻動用大筆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

  長華化學的上市之路,難免質疑的聲音。

  【業績恢復,開啟二次上市】

  招股書顯示,長華化學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聚醚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主營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軟泡用聚醚系列產品,應用于多種密度的海綿制品,例如家居綿、高回彈模塑綿、內衣綿、電子綿、包裝綿等;第二類為CASE用聚醚及特種聚醚產品,主要應用于生產涂料、粘合劑、密封膠和彈性體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長華化學的第二次上市嘗試。

  2017年12月,長華化學曾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然而,就在2018年9月,長華化學主動終止上市申報。

  對于終止原因,長華化學方面給出的解釋是,“2018年度,受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影響,公司產品銷售毛利率大幅降低,對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2018年度,公司銷售毛利率降低至6.21%,凈利潤降低至1424.12萬元,較上年度凈利潤下降80.80%,公司出現審核期間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情況。公司管理層于2018年8月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保薦機構認為該凈利潤無法滿足當時主板上市審核關于經營業績的要求,故2018年9月公司主動終止此次上市申報”。

  也就是說,彼時的長華化學業績大幅下滑,自知無法滿足上市條件,因此主動終止上市申報。

  果然,整個2018年,長華化學扣非凈利潤僅為907.18萬元,持續經營能力明顯受挫。

  不過,長華化學并沒有徹底放棄上市,只是在等待業績的回復。

  而從2019年起,長華化學的業績實現了持續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其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232.22萬元、7089.94萬元、8552.40萬元。

  基于此,今年2月,長華化學再次提交了上市申請。

  只不過,此次長華化學選擇的是深交所創業板。

  【急需募資還債,曾巨額資金理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長華化學上市募集資金,主要要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招股書顯示,長華化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505萬股普通股,募集資金3.01億元,其中有2000萬元用于信息系統建設,432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項目,4634.5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71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1.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也就是說,長華化學將用四成的募資資金償還銀行貸款。

  事實上,從負債水平來看,長華化學面臨著較大的償債壓力。

  數據線,2019年-2021年,長華化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59.55%、56.03%、47.05%。

  雖然負債率連年下降,但與同行業相比仍高出不少。例如,同行可比公司隆華新材,2019年-2020年,其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5.22%、20.32%,不到長華化學的一半。

  對此,長華化學解釋稱,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對新產能、新裝置的持續資金投入,因此采取了債務融資方式向銀行借款取得營運資金,而所借款項均用于擴大產能所需的建設支出或購買生產所需原材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長華化學長年向銀行貸款的同時,其每年拿出巨額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長華化學投資支付的現金分別為8.28億元、3.5億元、3億元,主要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一邊大量舉債擴建產能,一邊又動用巨額資金購買理財,長華化學此舉值得懷疑。

  【應收賬款數倍于同行,資金流動性承壓】

  近年來,長華化學不斷加碼產能建設。

  資料顯示,2018年-2021年,長華化學曾投建“6.5萬噸聚醚生產線”、“3.5萬噸聚醚生產線”。

  這些產能的建設,雖然使得長華化學短期內背負了巨額債務,但也使得其銷量和業績明顯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長華化學的營收規模持續增長,分別達到14.92億元、15.15億元和18.79億元。

  尤其是在2020年,長華化學生產的POP產品銷量成功突破10萬噸,達到10.98萬噸,約占同期POP需求量的21.07%。

  不過,在長華化學銷量和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規模也在不斷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長華化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9250.34萬元、1.19億元、1.56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2%、7.85%、8.3%。

  再以同行可比公司隆華新材為例,2018年-2020年,隆華新材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475.89萬元、1134.90萬元及2706.84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0.85%、0.54%以及1.12%。

  由此可見,長華化學應收賬款的營收占比,是隆華新材的數倍。

  我們知道,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很容易造成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由于應收賬款余額的不斷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將出現短缺,不得已將大量舉債經營。

  而這與長華化學的現實情況,完全一致。

  近1.6億元的應收賬款未收回,長華化學又將面臨規模巨大的銀行貸款的今年到期。

  由此可見,長華化學此次上市,有多迫切。

  而對于長華化學的上市進展,氫財經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終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