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應收賬款激增業績雙降,譚旭光首嘗敗績
來源:氫財經
?
2022-04-14 15:45:56
此次業績雙降,也是譚旭光上任后首嘗敗績。
近日,中國重汽被連續下調評級,究其原因是其2021年業績大幅下滑所致。
有趣的是,其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都相對平穩,但在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卻驟降119.84%,而其2021年應收賬款額度也急劇攀升,計提壞賬準備或許會影響其利潤表現,但在應收賬款中一半的關聯公司都是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公司,這或許會增加其回款難度。
營收雙降的業績也是譚旭光上任后首次出現,在此之前其剛剛落選院士,而受行業下行等因素影響,中國重汽的股價已經跌至譚旭光上任之初水平。
【營利雙降,評級遭下調】
4月13日,國泰君安(香港)發布研究報告稱,下調中國重汽(03808)評級至“中性”。
4月4日,招銀國際發布研究報告稱,將中國重汽評級由“買入”降至“持有”。同天,小摩也發布研究報告稱,將中國重汽評級由“中性”降至“減持”。
而導致被連續下調評級的原因,是因其發布的2021年業績大幅下滑。
據年報顯示,中國重汽主營收入為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歸母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44.79%;扣非凈利潤9.71億元,同比下降46.42%。其全年累計生產整車152,164輛,同比下降15.52%;銷售整車202,172輛,同比減少1.91%。實現銷售收入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0%。
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重汽業績下滑明顯,歸母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的下滑程度幾乎可以說是接近腰斬,而這也是其近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雙降的局面。
不僅如此,進入2022年以來,由于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的銷量已經自去年5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下降。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重卡市場銷量7.7萬輛,同比下滑67%。
今年一季度,中國重汽累計銷售重卡約5.57萬輛,同比下滑近4成。
中汽協曾表示,從遠景發展來看,近幾年支撐商用車增長的政策紅利效應已逐步減弱,未來商用車市場將進入調整期。
以此可見,或許如今的中國重汽,已經進入瓶頸期。
香頌資本沈萌對此表示:“重型汽車的主要市場是工程建設領域,而去年無論是基建投資、還是房地產開發,都遇到行業性瓶頸,間接影響重型汽車的需求。”
而導致2021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在于中國重汽第四季度的成績大幅下滑。
【應收賬款攀升,第四季度業績斷崖式下滑】
據年報顯示,相比其前三季度正收入的凈利潤來說,中國重汽業績主要在第四季度出現斷崖式下滑。
中國重汽表示,下半年受上半年的國五車輛提前預掛、油氣價格高漲、雙限雙控政策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終端需求表現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全年實現重卡銷售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重卡市場仍保持近年來較高水平。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71.62億元,同比下降58.1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1275.15萬元,同比下降119.8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1728.1萬元,同比下降121.76%。
沈萌表示:“基建與房地產在去年四季度的景氣下滑最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重汽的應收賬款相比年初時翻了近一倍,而第四季度利潤下滑或許也包括計提壞賬因素。
但其一半的應收賬款都來自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子公司,也就是說,或許存在關聯交易的嫌疑。
年報顯示,中國重汽的應收賬款從2021年年初的39.3億元飆升至年底的59.28億元,近乎翻了一倍。
而在應收賬款關聯方里,應收賬款數額最大的關聯公司是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子公司,其應收賬款數額從年初的21.35億元飆升至年末的39.04億元,光它一家的應收賬款數額就占了總應收賬款數額的一半多。在其控股股東子公司的身份下,又有大額的應收賬款未結清,恐怕中國重汽的壞賬風險將會承壓。
【譚旭光落選院士】
此次業績雙降,也是譚旭光上任后首嘗敗績。
2018年9月,由譚旭光任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及董事長職務。同時擔任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說起譚旭光,其在業內有個“譚大膽”的綽號,并且很推行改革,其還曾表示:“改革沒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中國重汽的改革工作必須堅定不移進行到底”。譚旭光在任職濰柴董事長后,便實行改革重組將深陷泥潭、瀕臨破產的濰柴拉了回來。
任職重汽后,譚旭光再次實行了改革重組,將中國重汽的缺口及問題整改,重新激活。經過譚旭光之手的中國重汽,也確實有了不俗的成績,在2021年單一品牌重卡占有率已上升到國內行業第二位。
同時,譚旭光在近幾年也頻繁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包括“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第四屆杰出工程師獎”、“山東省杰出企業家”等稱號。不僅如此,在中國工程院公布的2021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中,譚旭光也被選入。
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雖然當時引起沸沸揚揚的熱議,但最后選舉出的8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并未有譚旭光的名字,這也代表其遺憾落選。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國重汽業績雙降下,其股價也一路下跌,自2018年譚旭光任中國重汽董事長后,公司股價從當時的12元左右/股一路飆升至最高點的47.6元/股,但截至4月13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僅為11.96元/股,已回到譚旭光上任之初水平。
近日,中國重汽被連續下調評級,究其原因是其2021年業績大幅下滑所致。
有趣的是,其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都相對平穩,但在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卻驟降119.84%,而其2021年應收賬款額度也急劇攀升,計提壞賬準備或許會影響其利潤表現,但在應收賬款中一半的關聯公司都是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公司,這或許會增加其回款難度。
營收雙降的業績也是譚旭光上任后首次出現,在此之前其剛剛落選院士,而受行業下行等因素影響,中國重汽的股價已經跌至譚旭光上任之初水平。
【營利雙降,評級遭下調】
4月13日,國泰君安(香港)發布研究報告稱,下調中國重汽(03808)評級至“中性”。
4月4日,招銀國際發布研究報告稱,將中國重汽評級由“買入”降至“持有”。同天,小摩也發布研究報告稱,將中國重汽評級由“中性”降至“減持”。
而導致被連續下調評級的原因,是因其發布的2021年業績大幅下滑。
據年報顯示,中國重汽主營收入為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歸母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44.79%;扣非凈利潤9.71億元,同比下降46.42%。其全年累計生產整車152,164輛,同比下降15.52%;銷售整車202,172輛,同比減少1.91%。實現銷售收入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0%。
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重汽業績下滑明顯,歸母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的下滑程度幾乎可以說是接近腰斬,而這也是其近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雙降的局面。
不僅如此,進入2022年以來,由于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的銷量已經自去年5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下降。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重卡市場銷量7.7萬輛,同比下滑67%。
今年一季度,中國重汽累計銷售重卡約5.57萬輛,同比下滑近4成。
中汽協曾表示,從遠景發展來看,近幾年支撐商用車增長的政策紅利效應已逐步減弱,未來商用車市場將進入調整期。
以此可見,或許如今的中國重汽,已經進入瓶頸期。
香頌資本沈萌對此表示:“重型汽車的主要市場是工程建設領域,而去年無論是基建投資、還是房地產開發,都遇到行業性瓶頸,間接影響重型汽車的需求。”
而導致2021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在于中國重汽第四季度的成績大幅下滑。
【應收賬款攀升,第四季度業績斷崖式下滑】
據年報顯示,相比其前三季度正收入的凈利潤來說,中國重汽業績主要在第四季度出現斷崖式下滑。
中國重汽表示,下半年受上半年的國五車輛提前預掛、油氣價格高漲、雙限雙控政策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終端需求表現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全年實現重卡銷售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重卡市場仍保持近年來較高水平。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71.62億元,同比下降58.1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1275.15萬元,同比下降119.8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1728.1萬元,同比下降121.76%。
沈萌表示:“基建與房地產在去年四季度的景氣下滑最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重汽的應收賬款相比年初時翻了近一倍,而第四季度利潤下滑或許也包括計提壞賬因素。
但其一半的應收賬款都來自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子公司,也就是說,或許存在關聯交易的嫌疑。
年報顯示,中國重汽的應收賬款從2021年年初的39.3億元飆升至年底的59.28億元,近乎翻了一倍。
而在應收賬款關聯方里,應收賬款數額最大的關聯公司是中國重汽的控股股東子公司,其應收賬款數額從年初的21.35億元飆升至年末的39.04億元,光它一家的應收賬款數額就占了總應收賬款數額的一半多。在其控股股東子公司的身份下,又有大額的應收賬款未結清,恐怕中國重汽的壞賬風險將會承壓。
【譚旭光落選院士】
此次業績雙降,也是譚旭光上任后首嘗敗績。
2018年9月,由譚旭光任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及董事長職務。同時擔任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說起譚旭光,其在業內有個“譚大膽”的綽號,并且很推行改革,其還曾表示:“改革沒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中國重汽的改革工作必須堅定不移進行到底”。譚旭光在任職濰柴董事長后,便實行改革重組將深陷泥潭、瀕臨破產的濰柴拉了回來。
任職重汽后,譚旭光再次實行了改革重組,將中國重汽的缺口及問題整改,重新激活。經過譚旭光之手的中國重汽,也確實有了不俗的成績,在2021年單一品牌重卡占有率已上升到國內行業第二位。
同時,譚旭光在近幾年也頻繁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包括“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第四屆杰出工程師獎”、“山東省杰出企業家”等稱號。不僅如此,在中國工程院公布的2021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中,譚旭光也被選入。
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雖然當時引起沸沸揚揚的熱議,但最后選舉出的8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并未有譚旭光的名字,這也代表其遺憾落選。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國重汽業績雙降下,其股價也一路下跌,自2018年譚旭光任中國重汽董事長后,公司股價從當時的12元左右/股一路飆升至最高點的47.6元/股,但截至4月13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僅為11.96元/股,已回到譚旭光上任之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