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助推中國冰雪運動發展 三成以上青少年參與過冰雪運動
10月10日,新賽季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在啟迪冰雪運動中心舉行開幕式。
作為全亞洲規模最大的青少年冰球賽事,本屆比賽在北京市的6個冰場同時進行,將在20個比賽周內完成1224場比賽,共有來自全市25個俱樂部的256支隊伍、近3600名小球員參賽,參賽隊伍和隊員的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10月10日,為期三天的“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在北京國家速滑館落幕。
10月10日,中國選手楊濱瑜(左)與荷蘭選手伊莎貝爾·格雷維特在女子集體出發比賽中。楊濱瑜獲得第二名。
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很多數據刷新歷史,是當下國內青少年群體積極參與冰雪運動的一個縮影。
近日,由中國青年網、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2021中國青年參與冰雪運動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報告》顯示,中國有30%以上的青少年群體參與過冰雪運動,超過60%的青少年看好冰雪運動在我國的未來發展,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悉,此次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近9成樣本年齡集中在18~21歲,93.8%的樣本為在校學生。《報告》顯示,每年參與1~5次冰上運動或雪上運動的青年比例較高,分別為81.5%和62.7%。室內外的冰場和滑雪場成為人氣最旺的打卡地。
即將舉辦的北京冬奧會,無疑對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報告》顯示,北京冬奧會的申辦和籌備,促使四分之三的青少年群體關注或更加關注冰雪資訊,并且有超過四分之三的青少年群體因此越來越了解冰雪運動或產生了參與冰雪運動的想法。
“北京冬奧會最大的核心遺產,是讓更多人了解參與冰雪運動。”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王雪莉認為,冰雪運動和傳統球類運動一樣,成為我國面向青少年展開的主要運動。冰雪進校園、鼓勵開展冰雪訓練和賽事等多項青少年冰雪普及項目的落地,激發了青少年參與北京冬奧會的意愿和熱情。
除了學校,城市社區也是促進青少年接觸冰雪運動的重要渠道。
日前,北京市體育總會在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舉辦了一場“社區迷你冬奧會”。活動現場設置了虛擬現實模擬滑雪、旱地冰球、冰蹴球、桌上冰壺球等互動項目,以體驗、比賽和教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通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場指導及講解,這場運動會讓更多社區居民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冬奧會比賽項目和文化內涵。
“以前對冰雪運動沒什么概念。這幾年,無論是學校還是社區都有很多冬奧的宣傳,北京召開冬奧會的氛圍也越來越強烈,無形之中就了解到一些冰雪運動知識,也進行了嘗試。”參加這次“社區迷你冬奧會”的高二學生趙靜怡對記者說。
在喜歡和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越來越多的同時,阻礙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報告》認為,“地域限制或交通不便利”“消費太高,無法承受”“沒有伙伴一起參與”等,是阻礙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
為此,王雪莉建議,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各行各業要做好準備,在持續推動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進程中順勢而為。與此同時,降低參與冰雪運動的時間、空間、技能、價格門檻,讓更多的青少年接觸冰雪運動,熱愛冰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