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計生協“科學育兒家庭服務”圓滿結束
為給家長及嬰幼兒照護者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提升家庭的科學育兒能力,北京市計生協自9月23日啟動了2021年“科學育兒家庭服務”項目,該項目日前收官。項目以“我的親子時光”為主題,聚焦“語言表達”“兒童情緒”“親子游戲”“親子閱讀”“親子涂鴉”“親子關系”6個主題,開展了6場線上線下親子活動。
在參與活動的專家中,既有兒童早期發展領域的專家學者,也有家庭教育、心理咨詢領域從業者,還有行業內著名大V、暢銷書作者。
其中,“語言表達”“兒童情緒”“親子游戲”主題活動分別走進高碑店花北西社區兒童中心、高碑店鄉半壁店村社區兒童中心和東城區家庭健康指導中心,專家與親子家庭通過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針對孩子們的各種表現給出了具有指導性的示范。
為落實北京疫情防控政策,11月后及時調整策略,“親子涂鴉”“親子閱讀”“親子關系”主題活動采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與家長開啟了云溝通。
活動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劉曉曄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隨時開展簡單有趣的語言游戲,增加與孩子語言交流的機會。游戲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也許孩子不能立馬說出來,但每一次互動都是練習的過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CCTV1《今日說法》特邀心理嘉賓馬騁表示,當孩子有了負面情緒之后,孩子需要獲得的是:家長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看到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和經驗。接納孩子的情緒,共情孩子的感受,再慢慢引導。
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從事繪本創作多年田宇提到,保護孩子涂鴉的樂趣非常重要。繪本創作者、從事20年童書插畫、豐子愷圖畫書獎評委姬炤華表示,“讀圖”和“讀文字”在腦中共用著同一條“語義通路”,在孩子認字以前,學會讀圖,學會解讀圖畫語言,至關重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北師大兒童創造力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黎則就親子溝通的方式,詳細闡述了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溝通秘籍。(記者 牛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