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京劇《大刀王五》即將上線 真刀真槍很過癮
昨天早上,北京京劇院六樓的排練廳一片“刀光劍影”格外熱鬧,這是新編京劇《大刀王五》在進行聯排。雖然演員還沒穿上正式的服裝,沒有舞臺背景,但實實在在、真刀真槍的大戲看上去還是非常過癮。
新編京劇《大刀王五》圍繞北京歷史文化名人“大刀王五”的生平事跡進行創(chuàng)作,描寫了在清末戊戌變法時期,大刀王五忠肝義膽、救亡圖存,終成一代豪俠的故事。作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新編武戲,這部戲展現了北京京劇院武戲的最高水平,在人物設置上匯集武生、武旦、武丑、武花臉各行當武戲演員,在表演上將傳統(tǒng)京劇武戲和舞蹈、武術有機結合。與傳統(tǒng)武戲不同,這出戲里的打戲都是真刀真槍實實在在地打起來。導演張峰表示,這要求演員動作更熟練,更有技巧,否則很容易受傷。“排練中很多演員就受傷了,副導演年金鵬在指導時也受傷了。”雖然是一出武戲,但劇中也有豐富的感情線索,大刀王五和譚嗣同的知己之情、和徒弟的師徒情、和女兒的父女情都使人動容。
第一次參演新編武戲的主演詹磊,在劇中飾演大刀王五。他對于自己的要求很高,雖然聯排中的表演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但他在結束時依然表示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時間,需要專家和同行幫我完善。”
在劇中飾演譚嗣同的張凱是劇中為數不多的文戲演員,他表示,馬派老生出演譚嗣同早有先例,他的師爺張學津就曾主演京劇《譚嗣同》,“我的表演也借鑒了師爺當年的一些表演方法。”
著名作曲家朱紹玉為該劇作曲,他認為這部戲充分展示了北京京劇院作為國家級院團的強大實力,也為劇院的武戲精英創(chuàng)造了一個可以發(fā)光的機會。作為作曲,他在音樂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嘗試。過去武戲表演大都使用打擊樂,而這一次他選擇淡化打擊樂加強音樂性,增加了西洋管弦樂。此次,他還創(chuàng)新地為主角大刀王五設計了一個貫穿全劇的主調,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在唱腔方面,武戲演員打完了就唱會很難,他向川劇借鑒幫腔方法,在需要唱出情緒的時候由幫腔演員先唱,給武戲演員一些喘息的空間。
該劇將于12月18日、19日在長安大戲院首演。(記者 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