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早到夜晚 莫扎特音樂馬拉松開跑12小時

昨晚19時30分,中山公園音樂堂敞開舞臺兩側的大門,北京交響樂團在藝術總監李飚的帶領下入場。至此,自上午9時30分起跑的“奔跑吧!莫扎特——2021莫扎特馬拉松”突入最后的沖刺。包括這場時長約兩小時的“巔峰之作·歌劇與交響曲經典音樂會”在內,6場莫扎特主題音樂會、兩部莫扎特主題電影以及穿插其間的“莫扎特會客廳”線上對談,填滿了這格外充實的12個小時。

去年12月,為致敬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辦了12小時的“奔跑吧!貝多芬——2020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今年,誕辰265周年的莫扎特接過了接力棒。“用12小時認識一位作曲家,對當下快餐式的娛樂方式而言,是一種反思與對抗。”李飚說,“也只有像莫扎特、貝多芬這樣偉大的作曲家,值得用12小時去詮釋。”從孩提時代的《小步舞曲》到巔峰時期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再到生命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本次“馬拉松”的曲目橫跨了莫扎特所有創作時期。

在演出陣容方面,著名鋼琴家盛原與小鋼琴家杜沛達率先于清早“鳴槍”,隨后,管風琴家沈媛、圓號演奏家曾韻、早期鋼琴家汪月含、琥珀四重奏、指揮家吳靈芬執棒的Harmonia和諧之聲合唱團依次亮相。夜晚,北京交響樂團與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甘露露、張曉茜共同登臺,在歌劇《魔笛》《費加羅的婚禮》經典選段等莫扎特最為閃光的作品中,將全天的演出氣氛推向高峰。

緊鑼密鼓、嚴絲合縫的演出行程里,其實發生過一次相當驚險的緊急救場。12月7日晚,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堅接到正式通知,因疫情防控政策的變化,原定于12月12日晚登臺的指揮家孫敬凱以及天津歌舞劇院歌劇團和交響樂團不能來京。

“真是‘救場如救火’。”徐堅仍然記得當時的焦灼不安。天津歌舞劇院原本計劃上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起初大家都希望保留這部作品。考慮到排練時間等現實問題,“我們想找到最演過這部歌劇的藝術家,但協調一整天后,發現還是不行。”8日23時,徐堅給李飚打了電話。李飚回憶,這通電話一直進行到凌晨1時,曲目單才基本擬定。9日,雙方分頭聯系歌唱家開始排練。“音樂家們展現出的團結,真的讓我們非常感動。”徐堅說。

未來,李飚和徐堅都期待,“馬拉松”的方式能延續下去。徐堅希望,它能成為音樂堂的全新品牌,也點亮北京年底的音樂演出氛圍。連續兩年,在檢票入場、場館消殺等方面,音樂堂工作人員都經歷了考驗,也積累下了經驗。比如,去年音樂堂為觀眾們提供了豐盛的餐飲,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許多觀眾更傾向簡單的選擇,于是今年餐食部分簡化,票價也隨之降低。

觀眾鄧女士購買了全天通票。“我之前總是斷斷續續地去一次音樂會。像這樣連貫的、聽一位作曲家的不同曲目被不同風格的演奏家演繹,是非常有趣的體驗。”鄧女士說。(記者 高倩 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