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余只候鳥過境官廳水庫 今年它們挺“著急”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守護候鳥21載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段。連日來,從延慶官廳水庫過境的3萬余只候鳥,受寒潮降溫的影響,在北京停留的時間較往年縮短了許多。
灰鶴
候鳥提前半個月進京
11月17日,3000多只灰鶴和2000多只赤麻鴨降臨官廳水庫,它們以最快的速度覓食,“補給”完后又迅速地飛走,繼續南下的旅途。
每年候鳥遷徙季,官廳水庫和密云水庫就如同北京的兩大“候鳥機場”,會迎來萬鳥翔集的壯觀場面。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近些天在官廳水庫區域開展候鳥監測時卻發現,今冬候鳥遷徙較往年呈現出了十分不同的特征——北京今冬沒有迎來候鳥過境的高峰期。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說,這是由于鳥類長距離遷徙對氣象是十分敏感的,月初北京下了一場雪,北方地區的大部分城市也出現了降雪,這些候鳥遷徙時會帶著亞成體鳥兒,這些鳥兒寶寶很難抵御嚴寒,因此,候鳥們提前開始動身,一波一波遷徙南下,它們提前半個月就已經進京了。
往年,大天鵝家族在官廳水庫降落后,會在此洗澡、覓食、整理隊伍、等一等掉隊的同伴。如果氣候適宜,它們會在此停留十多天,吃飽喝足后再“趕路”。可是,這次它們在北京沒有過多停留,而是吃完食物,歇個一兩天,就繼續飛往它們的越冬地鄱陽湖了。
連日來,黑豹野保站的隊員們在官廳水庫觀測到了3萬余只過境候鳥,有大天鵝,小天鵝、灰鶴、白枕鶴、豆雁、鴻雁、白額雁、琵嘴鴨、羅紋鴨、針尾鴨等。遠處的灘涂上,400多只大天鵝正在覓食,小天鵝正在合群。它們時而展翅嬉戲,時而踱步覓食,構成冬日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豆雁
李理介紹,這兩天,他們監測到很多鳥兒出現了掉隊現象。前些天北方的大雪,對候鳥遷徙造成了很大影響,它們急著趕路。由于北京近兩天天氣不錯,到北京后,它們會在此迅速集結。
11月17日下午3時,李理就在觀測點附近,發現了一只掉隊的孤鶴,它在七八十米高的空中盤旋,飛來飛去尋找同伴。終于,它與3只灰鶴匯合了。孤鶴回到了它的家族中,也能得到更好地保護,與同伴們繼續遷徙南下。
野保隊員默默守護候鳥21載
豆雁、鴻雁等鳥類喜歡在夜間遷徙,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就要每天從早守到晚,直到將它們安全送離北京。
“候鳥遷徙季會持續一個半月左右。隊員們幾乎都是常駐觀測點,晚上住在帳篷里,以罐頭、烙餅、咸鴨蛋等方便食品充饑,日日夜夜守候著候鳥。”李理說。
守候候鳥并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野保隊員們的工作不被外人所知,也鮮少被人注意到。他們在滿是泥濘的河灘上巡護,巡護車被陷進泥中是常事。有時車輛無法駛入的區域,隊員們就穿著雨靴、防水褲,慢慢蹚水前行,每天的工作很苦也很累,但隊員們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們肩負著保護候鳥的重要使命,除了監測候鳥的種群、數量,更重要的是巡護,警告和震懾那些非法盜獵者,制止傷害候鳥的事件發生。21年的默默守候,也使非法盜獵現象自2005年之后變得“銷聲匿跡”了。
李理說,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在北京的候鳥數量越來越多,許多當地的百姓也加入到了保護候鳥的隊伍中來。同時,也提醒廣大游人和觀鳥愛好者,近段時間,官廳水庫、密云水庫等北京的各大水庫都會出現遷徙候鳥的身影。請大家文明觀鳥,保持遠距離觀賞,不要去驚擾候鳥。(記者 褚英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