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同啟空調就跳閘 電熱水器早4點開 北京一些老樓亟待增容改造

“三家同時開空調就會跳閘”“電熱水器燒水只能設置在早上4點和晚上11點兩個時段”。入冬以來,為了應對降溫,一些居民紛紛打開家中的空調、電暖器。然而在一些老舊小區,由于當初設計的電路荷載量較小,已無法滿足猛增的用電需求,跳閘時有發生,電路增容改造迫在眉睫。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因小區存在多家產權單位,協調出資困難重重,不僅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也存在用電安全隱患。

目前于先生與兩家鄰居共用20安的總閘,開啟電器稍多便會跳閘。

案例1

4個電器同時開啟就跳閘

一臺空氣凈化暖風機、一套浴室暖風照明系統以及一臺400升左右的電冰箱,這便是侯女士家在保證不跳閘情況下可以使用的全部電器了。

今年年初,侯女士在豐臺區杏林園小區購買了一套婚房,忙完裝修后,今年9月正式入住。然而入住沒幾天,她家便頻繁遭遇電路跳閘。她告訴記者,由于屋內電箱額定電流值為40安,高于樓道電井的16安,因此每次都是樓道內的閘門出現跳閘。“由于樓道電井的鑰匙都在物業手中,因此每次跳閘都得打電話請人家來開門合閘,才能恢復供電。一來二去,雙方都覺得十分不便。”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她逐漸摸索出了跳閘的規律。“暖風機、兩個屋內的空調、洗碗機還有浴室的暖風系統是功率相對較大的電器,其中三個同時處于開機時就跳閘。”

侯女士當場給記者進行了演示。將家中除冰箱以外的電器全部關閉后,侯女士打開了暖風機,并將衛生間的暖風照明系統調至弱暖狀態,隨后她又來到客廳開啟了電熱水壺,不足一分鐘果然跳閘了。

前來合閘的物業維修人員道出了她家極易跳閘的原因。這棟樓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建成,那是冰箱、電視、洗衣機“三大件”的年代,所以當初設計的電路荷載量較小,難以滿足如今的用電需求。維修工告訴記者,“以侯女士家為例,電井內的電閘額定電流只有16安,在220伏的電壓下只能提供3500瓦左右的功率。一旦家中開啟電器的功率超過這一數值,就會跳閘。”記者算了算,當時侯女士開啟的四臺電器其標注的功率之和已接5000瓦,遠遠超出了電路荷載所能承受的范圍。維修工表示,要想避免跳閘,除了錯時使用大功率電器之外,還可以進行電路增容改造。不過改造所需費用很高,如果沒有產權單位的配合恐怕難以實現。

案例2

三家人同時開空調就會斷電

家住海淀區北影小區的于先生家也遇到了頻繁跳閘的窘境。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10月中旬剛搬家,沒承想剛一插上冰箱和熱水器的電源家里就跳了閘,還連累隔壁兩戶也斷了電。原來自己所在的這棟樓同一層三家共用20安的總閘,可以荷載的功率為4400瓦,也就是說當三家人同時開空調隨時都有可能跳閘。于先生為了錯開用電高峰,只能將電熱水器燒水的時間設置在早上4點和晚上11點兩個時段。其余時段在使用電腦、電磁爐等電器時會額外小心,盡可能避免多個電器同時開啟。

在樓道內記者看到,控制該層電路的是一個黑色的老式電閘,在電閘上標注著20安的額定電流。記者注意到,在北影小區,這樣的老式電閘并不少見,其中部分電閘的出廠時間標注為1998年。而這里的物業也表示,想要徹底解決跳閘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電力增容改造。但巨額的改造資金遠非物業所能承擔。

推進

倆樓16家產權單位難協調

記者就增容改造一事聯系到了杏林園小區所在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杏林園小區僅有兩棟居民樓,產權單位卻有16家之多,想要對電路進行增容改造就必須得到所有產權單位的一致同意。“單靠物業出面溝通,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

據介紹,早在2016年小區電梯停運,曾向16家產權單位籌集更換資金,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當時兩部電梯的更新及修繕工程費共計79萬余元,但費了很大勁兒,也僅收到6家產權單位共計35萬余元的資金。無奈之下,只得先對其中一部電梯進行施工。如今根據物業估算,小區電路改造的費用遠超當時電梯更換所需的費用,向16家產權單位逐一征求撥款的難度可想而知。”

隨后,記者又向有關部門了解了北影小區擴容的進展。五年來,物業公司就北影小區的電力改造事宜多次找相關產權單位溝通,希望對小區樓宇整體供電進行增容改造,更換磁卡表,徹底解決用電緊張問題。在一份改造明細中記者看到,北影小區需要增容改造的居民樓多達19棟,建筑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共涉及居民1600余戶。這些居民樓的產權單位多為國家部委及在京央企。記者了解到,盡管各產權單位也深諳此情,但時至今日出資改造方案仍遲遲未能落實。

在采訪中,屬地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希望相關產權單位能夠重視和配合,使這一關乎居民正常生活和用電安全的問題盡早得到解決。(記者:陳圣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