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美元市場!湖南首單二手工程機械設備出口報關
記者昨日從山河智能獲悉,該公司一臺二手旋挖鉆機日前在星沙海關報關,隨后運往連云港海關驗放后,將發往烏干達。這標志著湖南自貿試驗區二手工程機械設備“首單”報關。
這臺旋挖鉆機僅出廠一年多時間,使用時長不足1000小時,經整備后成色為九成新。客戶為烏干達房建企業,將在肯尼亞蒙巴薩港收貨后自行運抵烏干達。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銷國及存量市場,我國工程機械保有量已接近1000萬臺,但二手設備出口規模相比發達國家占比較小。鼓勵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是湖南自貿試驗區全國首創改革試點任務之一,長沙經開區區塊具體承擔了這項改革任務,出口的試點也在山河智能啟動。
目前,我國海關名錄里沒有“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名目,多數設備以新機備注“整備”方式出口;另一方面,二手設備出口退稅沒有政策依據,不能享受新機出口的稅收政策。此外,買賣和產品信息不對稱,標準、配套及渠道的缺失也造成了我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不易。
為此,長沙經開區會同海關、稅務等單位多次研究,制定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改革實施方案,鼓勵企業先行先試。
“我們將創新出口報關方式,優化出口退稅流程,制定二手設備出口質量、評估、檢驗檢測等標準,搭建二手設備線上線下交易市場,在海外建立全球售后服務中心和備品備件中心,探索二手設備出口與跨境電商、易貨貿易等新業態相結合等創新舉措,打通二手設備雙循環關鍵堵點,為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探索著力點和突破口;同時,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和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等展會平臺,幫助工程機械企業進一步拓展非洲、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市場。”長沙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沙經開區將總結此次二手設備出口經驗,疏通理順二手設備出口全流程,總結探索實施路徑,推動我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市場實現制度性開放。一旦這些堵點難點能通過自貿試驗區制度和政策創新得到突破,將為工程機械二手市場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業內人士預測,僅二手工程機械出口,每年預估可增長800億美元,達到1000億美元的出口規模。(記者 熊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