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紳通靈沈東軍敗了
來源:斑馬消費
?
2021-12-06 09:09:06
A股企業實控人離婚案并不少見,但像沈東軍直接出局者少之又少。在離婚案日前被法院駁回上訴后,萊紳通靈實控人由沈東軍變更為馬峻(及其一致行動人蔄毅澤、馬峭、傳世美璟)。
失去對公司控制權,沈東軍不僅個人財富大幅縮水,傾心打造的珠寶大亨形象一落千丈。
馬家兄妹走上前臺,會將這家珠寶企業帶向何處?
人設崩塌
這個冬天,沈東軍感覺異常寒冷。隨著南京中院駁回其與馬峭離婚案的上訴維持原判,他拱手讓出公司控制權已板上釘釘。
一場豪門內斗,沈東軍人設徹底崩塌,以往精心鉤織的霸道總裁、暖男以及珠寶大亨形象,竟像北風一樣呼嘯而過。
這場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早在2019年沈東軍秘密與妻子離婚之時,就已挑起戰火。直至去年底,沈公開舉報馬俊夫婦涉嫌職務侵占,外界才得以窺探到這個南京珠寶家族的裂痕。
當時沈東軍只身出擊,意圖阻止離婚分割財產,鞏固自己對公司的實際控制地位。沈的舉報沒有被有關部門立案,如意算盤落空。
隨后馬峻隔空一擊,沈東軍旋即陷入麻煩: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超過千萬,他被上交所通報批評;隨后隱瞞離婚之實被曝出,馬峻及馬家人決定與沈東軍徹底決裂。
從那時起,命運的天平開始向馬峻一方傾斜。后來在公開場合,離婚案成為沈東軍的最大忌諱。
沈東軍早年從蘇北來到南京,做過旅行社職員、開過彩擴店,也熬過在家燒飯目送妻子馬峭上下班的日子。后來在岳父馬崇仁和大舅哥的幫襯下,才得以進入珠寶行業。
他是最不像珠寶老板的老板。當年在南京天安大廈開店時,通靈珠寶還籍籍無名,他打出低價,激怒同行集體排斥,被視作行業異類。
他劍走偏鋒,活躍在綜藝節目中。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創業英雄》,他以創業導師身份侃侃而談;在芒果臺《老板變形計》里,他親力親為為貧困鄉村脫貧致富獻計獻策,甚至不惜包銷農特產品。
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形象,讓外界認識了沈東軍和他背后的通靈珠寶。這還不夠,后來他鉆進影視業,親自籌拍電視劇,并出任男一號,樂此不疲上演一段段暖男、霸道總裁的戲碼。借助影視滲透自家珠寶品牌,成為他繼綜藝渠道之后,比較高級的另一方式。
頭腦靈活的沈東軍對產品的營銷往往別出心裁,另一方面作為外來女婿,不僅需要業內廣泛認可,更需要得到馬家人的見證。
但這一次,沈東軍真的敗了。
內訌緣起
2016年11月,通靈珠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滬市珠寶第一股,沈東軍和馬家人都站在事業巔峰。
上市后,馬峻主內、沈東軍主外的分工,讓通靈珠寶逐步從南京走向全國,高峰時期全國門店712家。產品輕奢定位,讓公司在國際高端品牌卡地亞、香港珠寶品牌周生生等眾多品牌競爭中,一度深受市場認可。
春風得意之際,沈甚至發出要為中國珠寶行業代言的豪言壯語。不過,這股熱情似乎沒有維系很久,中國傳統企業中頻繁出現的治理痼疾,陸續發生在通靈珠寶身上。
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馬峻夫婦、沈東軍夫婦持有公司大多數股份,公司壯大之后,內部的分歧開始浮現。
2017年,沈東軍力主收購比利時王室珠寶品牌萊紳,公司定位隨即變更為“歐洲百年王室珠寶”,公司更名為萊紳通靈。
這一舉措立即遭到公司高管和經銷商一致反對。萊紳作為外來品牌,在國內知名度不夠,況且當時的通靈品牌已積攢一定名氣,半路換品牌被視作兵家大忌。
沈東軍的想法堅定,給這家剛上市企業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的后果:2018年即發生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局面。
另一方面人事震蕩不止,從2017年4月至2019年初,公司7名高管辭職,財務負責人不到一年換了兩位。這一時期,是沈東軍人生最黑暗的時光。
2018年起,馬峻夫婦淡出公司日常經營,公司內外事務均由沈東軍打理,沈已成為越來越有味道的霸道總裁。
2020年8月,在沈東軍主持的董事會議上,提名劉昆擔任董秘,身為董事的馬峻夫婦與沈意見相左,資歷尚淺的劉昆還是得以委任。
在2021年1月8日的董事會會議上,董事馬峻、蔄毅澤質疑沈東軍履職不力,對其再次擔任總裁投下反對票,馬氏家族對沈的不滿再度升級。
也許正是大舅哥夫婦頻頻“唱反調”,讓沈東軍祭出公開舉報的戲碼。如果不是隨后對大舅哥步步相逼,馬峭向法院提請與沈東軍離婚的秘密,或許還會被公司捂上一陣子。
王室品牌水土不服
多年前,沈東軍就在某些熱門綜藝節目中擔任創業導師指點江山,也是一位著書立說的管理學博士,但如何拯救公司危局,他似乎沒有什么有效辦法。
當年他力排眾議遠赴比利時收購萊紳品牌,其動機雖是解決企業增長的上限,但這種不倫不類的嫁接式注入,市場并不買賬。外界也看不懂,一個南京本土珠寶品牌,怎么就一夜之間有了貴族血統?
不可否認的是,收購萊紳確實為沈東軍開啟了一場夢想中的變革。引入王室品牌之后,公司將款式、供應鏈流程全部推倒重建,以更適應國內消費者需求。
本土化、中外品牌合體,公司只在2017年嘗到王室珠寶的甜頭。當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大漲18.94%和39.67%,在彼時國內珠寶行業普遍下滑中逆勢增長,市值超越百億大關。
一片掌聲過后,公司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局面。從2018年開始,公司業績逐年下行、股價走低,市值從巔峰時期的超百億元,跌至如今不到25億元。(12月3日收盤,市值24.79億元)
面對媒體的質問,沈東軍并不諱言更換商標、人事震蕩事件帶來重大不利影響。其實消費終端對王室光環不再保有興趣,新一代消費者的理性占了上風,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再說國內珠寶市場競爭本來就已經很激烈,周大福、周生生、老鳳祥和中國黃金等,隨便拉出一家,都比萊紳通靈能打。
公司通過影視劇植入珠寶品牌的風險越來越大,其投資《翡翠戀人》因鄭爽出事難以公映,不確定性日益增大。
萊紳注入品牌這幾年,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18年-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15.29%、-20.70%和-6.95%,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2.21%、-27.28%和-31.56%。
上述同期,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從708.8天增至1084天。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貨16.26億元,占總資產的60.73%。
4年過去,萊紳還是王室珠寶品牌,沈東軍已不是曾經的沈東軍。
12月3日,沈東軍簽下簡式權益變更書并正式出局,實控人馬峻及其一致行動人為避免權益變動觸及要約收購,已決定減持股份比例至30%或30%以下。
隨著馬家兄妹走上前臺,會把這家珠寶企業帶往何處?
失去對公司控制權,沈東軍不僅個人財富大幅縮水,傾心打造的珠寶大亨形象一落千丈。
馬家兄妹走上前臺,會將這家珠寶企業帶向何處?
人設崩塌
這個冬天,沈東軍感覺異常寒冷。隨著南京中院駁回其與馬峭離婚案的上訴維持原判,他拱手讓出公司控制權已板上釘釘。
一場豪門內斗,沈東軍人設徹底崩塌,以往精心鉤織的霸道總裁、暖男以及珠寶大亨形象,竟像北風一樣呼嘯而過。
這場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早在2019年沈東軍秘密與妻子離婚之時,就已挑起戰火。直至去年底,沈公開舉報馬俊夫婦涉嫌職務侵占,外界才得以窺探到這個南京珠寶家族的裂痕。
當時沈東軍只身出擊,意圖阻止離婚分割財產,鞏固自己對公司的實際控制地位。沈的舉報沒有被有關部門立案,如意算盤落空。
隨后馬峻隔空一擊,沈東軍旋即陷入麻煩: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超過千萬,他被上交所通報批評;隨后隱瞞離婚之實被曝出,馬峻及馬家人決定與沈東軍徹底決裂。
從那時起,命運的天平開始向馬峻一方傾斜。后來在公開場合,離婚案成為沈東軍的最大忌諱。
沈東軍早年從蘇北來到南京,做過旅行社職員、開過彩擴店,也熬過在家燒飯目送妻子馬峭上下班的日子。后來在岳父馬崇仁和大舅哥的幫襯下,才得以進入珠寶行業。
他是最不像珠寶老板的老板。當年在南京天安大廈開店時,通靈珠寶還籍籍無名,他打出低價,激怒同行集體排斥,被視作行業異類。
他劍走偏鋒,活躍在綜藝節目中。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創業英雄》,他以創業導師身份侃侃而談;在芒果臺《老板變形計》里,他親力親為為貧困鄉村脫貧致富獻計獻策,甚至不惜包銷農特產品。
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形象,讓外界認識了沈東軍和他背后的通靈珠寶。這還不夠,后來他鉆進影視業,親自籌拍電視劇,并出任男一號,樂此不疲上演一段段暖男、霸道總裁的戲碼。借助影視滲透自家珠寶品牌,成為他繼綜藝渠道之后,比較高級的另一方式。
頭腦靈活的沈東軍對產品的營銷往往別出心裁,另一方面作為外來女婿,不僅需要業內廣泛認可,更需要得到馬家人的見證。
但這一次,沈東軍真的敗了。
內訌緣起
2016年11月,通靈珠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滬市珠寶第一股,沈東軍和馬家人都站在事業巔峰。
上市后,馬峻主內、沈東軍主外的分工,讓通靈珠寶逐步從南京走向全國,高峰時期全國門店712家。產品輕奢定位,讓公司在國際高端品牌卡地亞、香港珠寶品牌周生生等眾多品牌競爭中,一度深受市場認可。
春風得意之際,沈甚至發出要為中國珠寶行業代言的豪言壯語。不過,這股熱情似乎沒有維系很久,中國傳統企業中頻繁出現的治理痼疾,陸續發生在通靈珠寶身上。
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馬峻夫婦、沈東軍夫婦持有公司大多數股份,公司壯大之后,內部的分歧開始浮現。
2017年,沈東軍力主收購比利時王室珠寶品牌萊紳,公司定位隨即變更為“歐洲百年王室珠寶”,公司更名為萊紳通靈。
這一舉措立即遭到公司高管和經銷商一致反對。萊紳作為外來品牌,在國內知名度不夠,況且當時的通靈品牌已積攢一定名氣,半路換品牌被視作兵家大忌。
沈東軍的想法堅定,給這家剛上市企業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的后果:2018年即發生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局面。
另一方面人事震蕩不止,從2017年4月至2019年初,公司7名高管辭職,財務負責人不到一年換了兩位。這一時期,是沈東軍人生最黑暗的時光。
2018年起,馬峻夫婦淡出公司日常經營,公司內外事務均由沈東軍打理,沈已成為越來越有味道的霸道總裁。
2020年8月,在沈東軍主持的董事會議上,提名劉昆擔任董秘,身為董事的馬峻夫婦與沈意見相左,資歷尚淺的劉昆還是得以委任。
在2021年1月8日的董事會會議上,董事馬峻、蔄毅澤質疑沈東軍履職不力,對其再次擔任總裁投下反對票,馬氏家族對沈的不滿再度升級。
也許正是大舅哥夫婦頻頻“唱反調”,讓沈東軍祭出公開舉報的戲碼。如果不是隨后對大舅哥步步相逼,馬峭向法院提請與沈東軍離婚的秘密,或許還會被公司捂上一陣子。
王室品牌水土不服
多年前,沈東軍就在某些熱門綜藝節目中擔任創業導師指點江山,也是一位著書立說的管理學博士,但如何拯救公司危局,他似乎沒有什么有效辦法。
當年他力排眾議遠赴比利時收購萊紳品牌,其動機雖是解決企業增長的上限,但這種不倫不類的嫁接式注入,市場并不買賬。外界也看不懂,一個南京本土珠寶品牌,怎么就一夜之間有了貴族血統?
不可否認的是,收購萊紳確實為沈東軍開啟了一場夢想中的變革。引入王室品牌之后,公司將款式、供應鏈流程全部推倒重建,以更適應國內消費者需求。
本土化、中外品牌合體,公司只在2017年嘗到王室珠寶的甜頭。當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大漲18.94%和39.67%,在彼時國內珠寶行業普遍下滑中逆勢增長,市值超越百億大關。
一片掌聲過后,公司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局面。從2018年開始,公司業績逐年下行、股價走低,市值從巔峰時期的超百億元,跌至如今不到25億元。(12月3日收盤,市值24.79億元)
面對媒體的質問,沈東軍并不諱言更換商標、人事震蕩事件帶來重大不利影響。其實消費終端對王室光環不再保有興趣,新一代消費者的理性占了上風,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再說國內珠寶市場競爭本來就已經很激烈,周大福、周生生、老鳳祥和中國黃金等,隨便拉出一家,都比萊紳通靈能打。
公司通過影視劇植入珠寶品牌的風險越來越大,其投資《翡翠戀人》因鄭爽出事難以公映,不確定性日益增大。
萊紳注入品牌這幾年,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18年-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15.29%、-20.70%和-6.95%,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2.21%、-27.28%和-31.56%。
上述同期,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從708.8天增至1084天。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貨16.26億元,占總資產的60.73%。
4年過去,萊紳還是王室珠寶品牌,沈東軍已不是曾經的沈東軍。
12月3日,沈東軍簽下簡式權益變更書并正式出局,實控人馬峻及其一致行動人為避免權益變動觸及要約收購,已決定減持股份比例至30%或30%以下。
隨著馬家兄妹走上前臺,會把這家珠寶企業帶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