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些小區游泳池竟違規運營 安全措施都不具備
前不久,海南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2021年第三次視頻推進會時要求,全省小學畢業生在今年8月底前要全部學會游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在今年11月底前要全部學會游泳。然而,記者近日走訪海口多個小區游泳池發現,它們有的救生器材配備不足,有的相關證件不齊。有市民直言:這些游泳池讓人有點“黑作坊”的感覺。
根據規定,游泳池要配有救生浮標、救生圈、救生桿、救生板、救生繩和護頸套等救生器材。然而,記者在龍華區椰海雅苑小區游泳池看到,這里除了救生圈,其他救生器材都沒有。
而按照《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行政許可》標準,游泳池水面面積250平方米以下,應至少設置2個救生觀察臺;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及以上的,應按面積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內增設1個救生觀察臺。
記者在秀英區觀瀾公寓游泳池并沒有看到救生觀察臺,配備的救生員同樣很少。“來游泳的人很少,承包的游泳池養不起救生員,就把他們辭退了。”該游泳池負責人舒女士說。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審批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游泳池經營者要備齊《高危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游泳救生員證》《指導員證》《健康證明》等證件,并且要亮證經營。
舒女士卻告訴記者:“《衛生許可證》《高危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還沒有辦理,未來等改造后再辦理相關證件。”長信上東城小區游泳池教練楊萬辰則告訴記者:“證件正在辦理當中,已經交材料了。”
一位知情的游泳教練表示,小區游泳池很大一部分都外包出去了,以短租形式居多。經營者為了早點把本錢撈回來,往往是邊辦證邊開放經營。還有一些嫌辦證麻煩,選擇鋌而走險,找一些有資質的教練教學,以此代替《營業執照》。
“很多游泳池缺少相關證件,有點‘黑作坊’的感覺,一點安全意識都沒有。”游泳愛好者方先生說。“一些游泳池安全觀念淡薄,少這少那。”正在讓孩子學游泳的馬女士也表示擔憂。
針對小區游泳池亂象,一位體育專家表示,現如今小區里的游泳池越來越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同時,游泳池的安全也不容忽視,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要讓監管成為一種常態。
有業內人士呼吁,相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在審批游泳池時不僅要看材料,還要多去現場檢查,讓檢查成為一種常態;對游泳池要建立透明公開可溯源的監管體系,讓不良經營者沒有空子可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