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速公路建成聲屏障里程超100公里 投資超2.5億元

2012年至今,四川在高速公路交通噪聲防治工作上,尤為重視。以聲屏障為主的噪聲防治工程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聲屏障設計建造技術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多項國家專利、科研成果在雅西高速等生態型聲屏障示范工程設計建設中得到了充分應用。

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2012至2015年間,以西攀、攀田高速為先例,映汶、廣巴、廣陜、麗攀、達陜、巴達、達萬、成自瀘等高速公路項目陸續開展了聲屏障建設,對緩解公路交通噪聲對沿線敏感區的影響起到了關鍵作用。2016年至今,全省聲屏障建設規模和工程投資屢創新高,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已建成聲屏障里程超100公里,投資超2.5億元。待建聲屏障里程超200公里(包括封閉式聲屏障約10公里),估計未來總投資將超過20億。此外,聲屏障的設計從傳統的功能為主轉向功能和景觀生態兼具的發展思路,建成了一批新型景觀型聲屏障工程。

這是我省在交通運輸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交通運輸廳扎實推進國家和省級移交環境問題整改。截至今年7月30日,國家和省級移交環境問題共47個(包括7月新移交18個),21個全面完成整改,剩余的26個已完成階段整改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整改。其中,前期移交問題剩余8個,其環保工程措施部分均已全面完成整改,尚有完善環評變更審批手續、植被恢復等整改內容正在抓緊推進;新移交問題剩余18個,正在督促相關地方交通運輸局和項目業主加快問題整改。此外,基本完成交通運輸廳暗查暗訪環境問題整改。記者了解到,廳暗查暗訪環境問題共364個(包括7月新發現30個),已完成整改338個、占比93%,剩余26個整改工作正加快推進。其中,前期暗查暗訪問題剩余4個,新發現問題剩余22個。

在具體做法上,記者了解到,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羅佳明廳長任組長,9位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進一步統籌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督促指導各地加強行業生態環境環保工作監督檢查,健全行業生態環境保護長效工作機制。

迅速完善督導機制。實行問題臺賬管理。將國家和省級移交、廳暗查暗訪環境問題合并建立臺賬、動態更新,實行“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并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掛牌督戰”。常態化開展暗查暗訪。為全廳領導干部制作交通運輸環保暗查暗訪工作證,將暗查暗訪與日常業務工作和綜合督導檢查等有機結合,形成常態化暗訪檢查機制。建立督導包片機制。建立問題整改調度和廳內包片督導機制,由5位廳領導和5家廳屬單位對口聯系五大經濟片區,指導督促跟蹤片區環境問題整改,并按周跟蹤調度整改進展。加強現場督導督辦。由廳領導帶隊對九綿高速、久馬高速等重點項目,以及瀘沽湖、長江流域等重點區域,開展現場檢查、督辦和推動整改。

此外,扎實開展排查核查。一是全面開展暗訪自查。今年3月以來,安排各市(州)交通運輸局和項目業主開展行業環境問題自查整改。5月,開展全省21個市(州)交通運輸領域突出問題暗查暗訪;由廳級領導帶隊,分12個暗訪小組,累計行程約2.5萬公里,暗查點位201個,發現問題334個。選取重點環境問題制作了警示片,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播放,起到良好警示鏡鑒效果。強化問題現場核查。7月初,組織開展國家和省級移交、廳暗查暗訪問題整改情況現場銷號核查;11個核查小組,深入21個市(州),累計行程1.8萬公里,現場核查點位138個,新發現環境問題30個。